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举国同悲。地震发生两天后,通往震中映秀镇的水、陆、空线路仍然不通。那里的灾情怎么样,群众有什么困难?无从知晓。此时,两名记者和一名技术员组成了“进军震源地冲锋敢死队”,冒着余震和滚石的危险,在泥石流中徒步爬行了4个小时,最终成功到达映秀镇,向全国发出第一条关于震中情况的消息。
多少年了,人们似乎已经习惯这样的场景:哪里有重大灾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奋力救灾,同时还有不畏艰险的新闻记者。1998年抗洪、2003年非典疫情、2010年玉树地震……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在人民最关切的地方,总能看到新闻记者的身影。面对没有硝烟的战斗,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用一篇篇新闻报道、一幅幅图片和画面,让全国人民第一时间感知灾区情况、了解救援进程。
作为新闻记者,能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上去,其果敢与勇气自然值得敬佩。而那些在平日里直言为老百姓说话、默默奉献的记者,他们身上体现的那股韧劲,也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42岁那年,陈中华从山东省《作家报》副总编辑的领导岗位重返新闻报道第一线,目的只有一个: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为人民写新闻。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呵!在接下来的岁月中,陈中华跑遍全省10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村镇,田间地头、公交车上,甚至病房里都成了他的采访地点。就这样,他用十几年时间写出100多篇重点、深度报道,在36册采访本上写下了120万字的采访笔记。
为人民书写历史,我们的新闻记者队伍中还有许许多多个“陈中华”,像甘于奉献的记者甘远志、“田坎记者”罗成友、“用脚板写新闻”的记者吉永成……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民记者为民说话的职业风采,他们也用行动证明了,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走近群众、服务群众。做到了这一点,也一定能赢得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本报等中央媒体,普遍开设专门面对基层的栏目,广大新闻记者继承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深入到各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调查采访,了解基层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挖掘典型事例。裤腿沾泥,真正走近群众;贴近大地,感受滚烫生活。一则则面对基层的新闻报道发出后,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生动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的魅力。
17年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创办时还只是一个普通栏目。17年来,它不仅成长为全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直到今天还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平均每天收到的群众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多达数千条。分析节目成功的“秘诀”,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视自己为“群众的喉舌”。
《焦点访谈》现象不是唯一的。纵观我国当下的新闻业界,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普遍都设置有舆论监督类栏目。这些栏目以大众视野和百姓视角,热切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敏锐感知百姓生活冷暖,焦点对着社会热点,访谈直面民生话题。回顾近年来的重大新闻报道,“基金黑幕”、“问题奶粉”、“矿山污染”、“品牌造假”……一则则重大新闻,揭露出一些地方和行业的阴暗,让正义得到伸张,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新闻媒体秉承为人民报道新闻的理念,客观报道新闻,真实反映民声,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道道联系与沟通的桥梁。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为人民书写历史,字字千钧。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时刻谨记手中笔是属于人民的,不断提醒自己写出的每一个字都要真实、客观。“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为人民书写历史,力透纸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也时刻谨记,新闻记者的天职是为人民说话,是为使广大群众更多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我们也要看到,在新闻宣传战线上也有个别人,他们习惯于眼睛盯着“上面”,工作游离于群众之外,以为这样才是在做大新闻;还有的人眼睛紧盯“孔方兄”,写报道发新闻唯金钱是瞻,被一些利益集团牵着鼻子走;还有人喜欢炒作隐私和花边消息,他们关注的是少数人,服务的也是少数人,忽视了新闻报道真正的主角,这也就注定了这种报道没有生命力。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结构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容、形式都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尊重事实、尊重受众的新闻规律不变,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变,那就是:一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替人民说话,为人民书写历史!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报道更具体、更鲜活、更可信,也唯有如此,我们的媒体才能更好地倾听和传递老百姓的呼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周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