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

    百村百乡行15

    警民共建“版画村”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0日   04 版)

        “杨干事,我是新寨老田,我现在文山送女儿报名读书,报名手续需要身份证号码,我们父女俩都记不得了,麻烦你帮我查询一下,好吗?”

        8月26日,正在上班的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新寨民警村官杨桂开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两分钟后,杨桂开便将查询到的身份证号码发给了老田。

        如今,在阿峨新寨,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奶奶,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儿,都有一张名片——“警民联系卡”,上面印有民警村官的联系电话等内容。

        毗邻中越边境的阿峨新寨,全村有106户人家,居住有汉、壮、苗等民族,其中壮族占90%以上,村民素有创作“版画”的传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山州边防武警支队以民警兼任村官为载体,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深入推进阿峨新寨“爱民固边文化村”建设,使壮族农民版画更加声名远扬,享誉海内外。近年来,这个村子相继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级文明村”、“爱民固边模范村”等美誉。

        前些年,村子里治安不稳定,每家都得养上一两条狗看家护院。“治安不稳定,老百姓怨声载道,文化艺术怎么传承?”仁和边防派出所教导员郭陆军说。所里反复研究,推出了“1+3”治安管理模式。他们组建了11人治安联防队、6人妇女组织和5人调解组织,在民警村官的带领下,处理各种治安纠纷。如今的阿峨新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六年来,一直保持着“零发案”的记录。

        为了帮助村民拓宽版画销售渠道、增加收入,今年年初,现任民警村官杨桂开在互联网上为阿峨新寨开设了一个微博,上面有壮族农民版画历史变迁、电子展厅、自由市场和壮乡风情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微博宣传,人气越来越旺,仅上半年就帮助村民卖出了20余幅版画,收入达4万余元。

        阿峨新寨版画协会会长卢正林介绍说,多年来,为了帮助壮族同胞提高版画创作水平,民警村官多次跑县城、上州府,四处奔走联系后,文山学院、马关县文化馆的美术老师将培训课堂设在村里的活动中心,手把手教,版画的品位和价值得到明显提高。这些农民版画如今已经远销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100余幅作品远销东南亚和欧洲;15幅作品参加文化部“群星奖”评审,分别荣获铜牌奖、优秀作品奖、佳作奖和荣誉奖;200余幅作品参加省、州、县有关美术作品展。截至目前,该村版画协会共创作版画1700余幅,实现版画销售收入近50万元。

        现在的阿峨新寨,处处都是新气象,人均纯收入已由原来的1700元增长到了2900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任维东 本报通讯员 杨 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