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芃芃是当今很有影响力的篆刻家,作为女性更为可贵。她的篆刻雄浑豪放,刚柔相济,黑白相生,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记得明代有位女篆刻家韩约素,授以略大的印章,则为难得很,认为是要她一个女流之辈去“凿山骨”!而芃芃则巨章在握,同样地神闲气定,举重若轻,体现了当代女性篆刻家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
芃芃的篆刻不同于一般,还在于她是有文化厚度和思想深度的。她刻印不但计白当黑、琢磨文字、推敲章法,还注重于凸显文字内核的文化属性与艺术真谛。她曾经叙述过四次磨刻“绵绵若存”一印的推敲求索心路,听了使我震撼,也为之佩服。的确,一个真正的篆刻家是文化的传承者,是精神的劳动者,是迥别于文墨不通、浪漫缺失、艺心驽钝的刻字工的。从她的艺术追求和实践中,我感悟到,搞篆刻艺术不能仅着眼于枣粟之小的印面,而刀石之外,是务必要有一个大篆刻、大文化理念的。
芃芃不仅对篆刻艺术呕心沥血,追求卓越完美,而且作为中国篆刻艺术院的常务副院长、当家人,她在行政、组织、管理、教学、展览诸方面都不惮其烦、苦心经营,其投入精力之多是决非常人所能想象的。更可贵者,她不仅埋头苦干,而且对待这些工作像对待她所钟爱的篆刻一样,当作艺术来做,做得光彩夺目。在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的几年里,她很有创意地策划、操办过几个大型的展览,不仅“大”是前所未有的,且巧妙地将篆刻艺术与人文、历史、山林融于一体,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展示模式,体现了古老篆刻走向现代的跨越。
“大”能成立在于“精”。芃芃还善于从内部展示、陈列的调度与丰富的多样性上别出心裁,将装置艺术和茶文化、书斋文化融会贯通、浑成一气,使观众能获得清新、纯粹且深邃的精神享受,从而赢得海内外篆刻界乃至广大观众的如潮好评,使枣粟之小的篆刻,能做出大作为,产生大影响。因此,芃芃屡获殊荣,相继荣膺“2008年度当代篆刻十大名人”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授予的“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称号,这的确是实至名归的。
篆刻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而近三十年来,篆刻艺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它由书斋小圈子进入大众的审美视野,其成绩是世所公认的。这是全国业界奋发,领导重视,天时、地利、人和相统一的必然结果。而芃芃也是其中骁勇搏击的一员。我们篆刻界都为“中国篆刻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遗成功而欢呼、庆贺,人们也都向作为申报单位的西泠印社、中国篆刻艺术院报以掌声。其实,在这漫长、艰辛的申报过程中,骆芃芃作为申报项目负责人,始终冲在第一线。她撰写申报文本、申报视频片的脚本和解说词,组织和设计视频片镜头,广泛搜集并反复论证申遗资料……过程之曲折反复是难以想象的,而芃芃则全身心地投入,夜以继日地鏖战,终于获得了申遗的成功。芃芃付出的心智和心血,也许是外人不知的,其实局内人也未必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篆刻艺术”。诚如评者江山先生所称:“在当代篆刻艺术史上,骆芃芃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骁勇的功臣。”
以我对芃芃的观察,她是一位乐意把一生都献给篆刻事业的人,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这包括艺术创作,也包括组织管理和教育推广。事实上,三者要并举兼施,其付出的劳动是难以想见的。尤其作为一位女性,则更是勉为其难了。但芃芃以她的刚毅执着,无怨无悔地做了,做好了,而且将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做得更好。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