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靠卖羊肉串捐资助学的“好巴郎”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个体工商业者阿里木江·哈力克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03 版)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隋笑飞)他靠卖羊肉串谋生,生活并不富裕,却因为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被新疆人民亲切地称为“好巴郎”,被贵州人民誉为“草根慈善家”。

        他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个体工商业者阿里木江·哈力克。

        1992年,阿里木江·哈力克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供销社破产后,他走南闯北,以卖烤羊肉串谋生。2001年,他到贵州省毕节市落脚,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赚的钱多了起来。然而,阿里木江·哈力克依然很“穷”。钱哪里去了?答案是:捐给了贫困孩子。

        2002年4月,他把500元钱交到毕节师专(现毕节学院)贫困生赵敏手中;2003年12月,他看到患肾病的男孩周勇因为家庭困难交不起医疗费,立刻向朋友求助,又组织大家捐款;2007年11月,得知大方县达溪镇聚河小学学生缺书包,他就买了181个新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学校;听说一小学41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马上冒雨送去5000元……

        在毕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处都有阿里木江·哈力克捐助的贫困学生。他还在贵州毕节学院和贵州大学设立“阿里木江助学金”。至今,资助过多少学生,他已经记不清了:“直接资助的有100多个。加上送学习用品,应该有几百个学生了。”

        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贵州雪灾,阿里木江·哈力克都踊跃捐款。玉树地震发生后,他背上锅碗瓢盆赶赴青海,从西宁采购了几千元钱的牛羊肉和蔬菜,不顾高原反应,拿着身份证和退伍证,就冲到救灾前线。

        经常有人问阿里木江·哈力克: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自己不过更好的生活,却捐给了贫困学生,为什么?阿里木江·哈力克说,我不能让想读书的孩子上不起学,要尽力帮他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