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江苏灌云:满城皆颂道德“经”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03 版)

        这是灌云人引以为傲的荣誉:拥有江苏省连云港市唯一一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三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五位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2009年全国各级公民道德建设评比中,30多名市民榜上有名……

        作为一座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县城,灌云公民道德教育建设为何能取得如此丰硕成果?日前记者来到了江苏灌云,一探究竟。

        “一碑四谱”:用历史和现实弘扬正气

        记者来到东王集乡韩圩村。

        “走,我领你们去看看我们村的展览室!”做过30多年村支书的武光亚,虽已年近八十,依然精神矍铄。记者在村委会一楼的办公室里看到,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具。“这是小斛,我们以前秤东西就用这个,”武光亚老人指着农具向记者解释,“这是制末器,用来给棉花育苗的……”

        韩圩村为什么要搜集这么多农具?武光亚老人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这是我们村特有的做法,也是‘一碑四谱’的生动展示。”

        早在2005年,韩圩村就开始尝试在全村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一碑四谱”是该村探索出的一剂“良药”。“一碑”,即心中的丰碑,是历史层面的教材;“四谱”,即“时代风范、尊老爱幼、学业有成、立志创业”四个光荣谱,是现实生活的先进典型。记者在村委会二楼的“一碑四谱”展览室里看到,各式各样的展板布满了整个房间。“这上面有我们村参加过革命战争的烈士和功臣,一共有15人”,武光亚指着展板一一介绍,“其他典型是村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

        “‘一碑’相对固定,‘四谱’是不断变化的,”现任韩圩村党总支书记贾玉军告诉记者,“我们每年都会开展村民代表评议会,经过村民初评、代表复评、村党支部定评,最终公示,并举行隆重的入谱仪式。”

        如今,“一碑四谱”作为灌云县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已在全县广泛推行。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一碑四谱”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完善,出现了诸如伊山镇山西村的“一碑五谱”、穆圩乡孙港村的“一题七篇”等创新举措,同时也不断向社区和机关延伸。

        “推广‘一碑四谱’,实际上是顺应了老百姓向往‘榜上有名’、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习俗与品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百姓的思想和行为。”灌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庆嘉如是说。

        “三分、三赛、三着力”奏响文明新乐章

        在灌云县地税局有一支留守儿童希望工程服务队,她们被亲切地称为“地税妈妈”。

        “灌云县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留守儿童群体庞大,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享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和教育。”谈起当初组建这支服务队的缘由,地税一分局的丁思晴告诉记者,“2006年5月,我们正式成立了服务队,希望能给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的关爱。”如今,“地税妈妈”服务队已“一对一”帮扶了13名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者也增加到26人。“还记得2007年第一次参加活动,我领养了一个孤儿,后来大家就叫我‘未婚妈妈’。”还没结婚的志愿者单永洁略显羞涩地说。

        近年来,灌云县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了100多家县级文明单位按照区域或者行业划分了6个小组,按照分组、分类、分年度的“三分工作法”,组织开展结对赛、排名赛、进位赛的“三赛”活动。

        清爽干净的大街、井然有序的交通、礼貌温馨的问候,这是灌云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2009年,灌云采取“三大着力”措施,在全县开展净化文明环境活动,通过城乡联动专项清除村庄“三堆”、“三乱”现象。截至目前,灌云已建成社区公共服务网点12个,省级环境整治试点村4个,城市化示范镇4个,居住示范村5个。

        看得见的“身边人”、学得到的“身边事”

        在灌云,封小林的名字众人皆知。这位普通的体育彩票销售员,面对500万元巨额奖金不动心,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记者来到封小林经营的彩票销售点,并不宽敞的店面里摆着一台电脑和几张桌椅。虽然店面不大,但是前来购买彩票的彩民络绎不绝。2007年8月19日晚,像往常一样,封小林夫妻俩准时查看当天的中奖信息,令他们惊喜的是,一组熟悉的中奖号码映入眼帘。“这组号码我记得很清楚,已经输过很多次。”原来这是彩民李先生“守候”了一年多的号码。前段时间,李先生出差,便留下100元钱让封小林代买,100元钱买完后,封小林自己又垫付了近200元替他继续购买彩票,“当时,万万没想到这组号码能中500万元!”

        这笔巨额奖金对于家庭并不宽裕的封小林夫妇是个巨大的诱惑。2006年,由于旧城改造拆迁后,封小林买不起新房,只能暂时居住在妹妹家,儿子在外地读书,每年需近万元花费,父亲双目几乎失明,母亲神经性头痛久治不愈。但是面对巨款,封小林夫妇俩第一时间联系了出差在外的李先生,并将彩票及时归还。

        在灌云,像封小林这样的先进典型不胜枚举:13载无偿献血54000毫升的打工农民陈余春;25年坚守开山岛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妻;拾金不昧好的哥朱洪树、勇救三孩童的农村妇女王兴萍……

        “这些先进典型都是我们自己评选出来的身边人、身边事,老百姓都能看得见、学得到,这样在全县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得全县公民道德建设呈现出崭新的局面。”灌云县委副书记陆华说。(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季成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