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星期五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陈润儿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11版)
    保障民生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之一。新华社发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十分紧迫的任务。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改善民生利益的现实选择、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提高政府效能的基础手段,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繁重任务和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发生变化,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市场的开放性、社会的流动性、就业的多样性加剧,社会管理存在诸多不适应。一是社会管理组织不适应。原有单位管理功能弱化,新的社区管理功能不完善,社会成员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低,社会管理缺乏组织依托。二是社会管理职能不适应。大部分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相继剥离并让渡给社会,而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建立,社会问题自上而下的解决遇到了“断裂层”。三是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变,既是社会管理单元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的转变,也是社会管理网络从工作场所到居住场所的转移,为适应社会流动加快趋势,必须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不同群体的管理难度显著增加,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变动时期,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一是阶层结构变动带来社会整合难。社会分层体系走向复杂化、多样化,不同的社会主体力量内部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利益诉求和服务需求。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动带来社会管理难。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了城市人口的高集中度和高流动性。三是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社会服务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大量出现,搞好就业服务面临新课题。

        随着利益格局调整重塑,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利益的多元主体不断引发社会矛盾,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出现了新的利益分歧和利益冲突,这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二是利益的变化曲线深刻影响社会心态,当前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更多的是结构性调整,既有你多我少的问题,也有你增我减的问题,过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是“既患寡又患不均”。三是利益的差距拉大容易隐藏社会风险,在利益格局重塑的过程中,“铁饭碗”破了,社会失落感增强;“泥饭碗”多了,社会平衡感打破;“大锅饭”少了,社会归属感减弱,一些人甚至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情绪失常,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随着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管理的方法手段不相适应,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前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一是社会管理网络不适应,一些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责任不清,城乡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社会诉求表达机制不顺畅,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渠道不宽。二是社会管理手段不适应,突出表现在管理手段单一,重行政管制和强制约束,轻法制规范和道德管理;重政府管理,轻社会协同;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三是社会管理能力不适应,一些领导干部做经济工作得心应手,抓社会管理无从下手,与群众说话说不上、谈心谈不拢、议事议不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实践活动,必须全面把握、统筹推进。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促进服务与管理融合,建立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强化社会管理理念。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不断在健全服务体系中丰富社会管理内涵,在完善服务模式中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在突出服务重点中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二是坚持社会协同、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的协同参与和自治互律作用。三是坚持统筹兼顾、依法管理。既统筹各方利益诉求、兼顾各方群众关切,又依法回应社会诉求、保障社会权益。四是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更好运用行政手段、法治手段进行管理的同时,更多运用民主管理、群众路线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五是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

        夯实社会管理基础。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政权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自治组织建设。二是优化社区服务夯实社区基础。坚持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使社区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沿、构建和谐社会的阵地。三是提高工作水平夯实工作基础。改革街道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综合管理服务格局。四是做好群众工作夯实群众基础。五是强化要素保障夯实要素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指导到位、督查考核到位。

        创新社会管理体系。一是构建法治化的制度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推进严格执法,保障公正司法。二是创新人本化的保障体系。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创新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实现政府尽责服务、社会志愿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四是创新立体化的防控体系。推进由治安防控向公共安全的全领域拓展、由重点部位向城乡统筹的全方位覆盖、由关键环节向社会运转的全过程延伸。

        健全社会管理机制。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创新社情民意表达方式,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二是健全情绪疏导机制。认真研究社会心态,积极回应人们关切;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及时疏导网络民意。三是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信访工作制度。四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充分运用教育、对话、协商等利益冲突解决方式,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五是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

        围绕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着力“治安”。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责任制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围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治差”。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口管理的重点是流动人口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大量流动人口的服务需求,积极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好服务环境差、服务功能差、服务水平差和服务效率差等方面的问题。

        围绕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着力“治堵”。交通是城市的主要动脉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而交通拥堵直接影响城市的居民生活、运行效率和文明形象,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规范管理、畅通有序”的原则,完善综合交通规划,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抓好交通疏堵工程,强化交通设施建设,加大“治堵”力度,营造安全、畅通、绿色、文明的城市交通环境。

        围绕民生权益保障管理着力“治难”。社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就是民生和权益的保障问题。社会管理加强了,民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民生权益保障了,社会管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当前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障范围,提高生活保障水平,加大权益保障力度。(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