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

    百村百乡行⑥

    邳州见闻二三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1日 04版)
    林下养殖。本报记者 郑晋鸣摄

        八月的邳州,丹桂飘香。车行在邳州大地上,宽阔平整的道路两旁,挺拔的水杉随着飒飒秋风不断舞动着枝叶,似乎在诉说这片土地上近年来的变化。

        田头会

        8月28日,记者到达全国闻名的大蒜之乡——邳州宿羊山镇。今天的宿羊山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邳州市委书记、市委常委,政法委、统计局、农委、城管局、农工办等单位的主要领导。

        这是邳州市委常委会宿羊山镇现场专题调度会上的一幕:“今年财政收入怎么没有完成?”“由于去年……”“不要讲去年,就讲今年!”“今年新办低保53户?这个数字真实不真实?”镇党委书记张国昌短短20分钟的汇报数次被打断。面对市委书记冯其谱“咄咄逼人”的发问,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你们的市委书记真严厉!”看到这样的架势,记者不禁感慨。身边的工作人员悄悄告诉记者,以往邳州每半年会组织各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集中进行大规模的观摩调研活动。这次集中定点调研,“解剖麻雀”,一些细小的问题都没能逃过市领导的眼睛。

        记者感言:市委常委会“政府大院”搬到“基层一线”,从听汇报到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基层“面对面”,与百姓“面对面”,工作效率提高了,口碑自然好。

        林下宝

        记者在邳州土山镇芦庄村中走访时发现,村民曹根吉家有一片看起来有点“特别”的树林,“这是曹根吉的养殖基地。”随行人员说。

        说起自己的养殖场,曹根吉滔滔不绝:“我养了1.2万羽黑凤鸡,这种鸡下的是绿壳蛋,不仅外形新奇,营养价值也高,现在一枚蛋可卖到一块五。这一项就能挣到七八十万元。”

        说话间,曹根吉别在腰间的手机响了起来。挂上电话,曹根吉向记者一笑:“又是一个订绿壳蛋的,养殖场的鸡蛋现在是供不应求哇!”

        记者感言:林下养禽产生的粪便为林木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养殖与种植、林业与畜牧业立体复合生产,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升级路

        “你们一定要到袁湾村走走,这里盛产白铁皮,村民们过得很富裕,几乎家家都有小轿车呢。”随行人员对记者说。

        “一个苏北的小村子,家家都有小轿车?”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远离城区的袁湾村。

        村支书袁永涛对村子的历史了如指掌。“袁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搞铁皮经营,后来形成了产业,这里也成了全国铁皮的交易市场。”现在袁湾有村民3000余人,人均年收入高达10万多元。

        这是村里最大的白铁皮公司。老板袁夫团外出办事了,不在厂里。“他可是我们村白铁皮产业的‘能人’,在哈尔滨、成都、武汉等8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市场交易额近10亿元。现在正投资上亿元建两条生产线呢。”袁永涛说,现在村里都在进行镀锌或涂彩等技术改进,提高白铁皮加工的“技术含金量”,这样出来的产品每吨利润比原来多500元左右。据介绍,现在该镇正计划将白铁市场建成一个集交易、仓储、物流服务及深加工于一体,占地300多亩,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专业白铁彩钢集聚区。

        记者感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农村“老板”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更敏锐的嗅觉和更过硬的本领。而在“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必须伸出帮扶之手,为他们做“嫁衣裳”。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金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