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江苏省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春福向各大媒体发布了“龙城英才计划”,常州将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在5年内引进1000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带动引进100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并“开”出了单个创业项目最高超过5000万元的资助。
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告诉记者,在苏南地区,随着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像过去那样拼资源、拼环境、拼廉价劳动力的资源消耗型发展之路,已经一去不复返。广揽高层次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城市转型之路正在铺开,常州将依托六年“科技长征”所积累起的资源和优势,“闯”出自身的特色。
一核八园,科技创新之源
曾以“苏南模式”领跑的常州,民营企业众多,但科教资源匮乏。
2006年,常州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相继启动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一核八园”(科教城和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光伏、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半导体照明、风电、功能新材料等八个产业园)为主要载体,覆盖全市产业和地区的创新网络体系。
常州实施“科技长征”,连续6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亲自带着上百人的企业家队伍,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闯大院大所、进高校,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的“常州之路”。为吸引中科院在常州设立研究机构,范燕青十多次进京,这份执著打动了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最终在常州设立了中科院的13个分中心。
作为“一核八园”之核的常州科教城,在培育常州本土技能人才的同时,聚集了中科院、清华、北大等近30所名院名校建立的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380余家。仅今年以来,科教城就完成营业收入6.8亿元,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2家,其中1家年销售已达亿元。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常州还引导企业与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目前,常州全市的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等达306家。
招才引智,产业发展之基
在7月初举行的常州市第八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签约仪式上,106个领军型创业项目集中签约。曾就职于GE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的董生智博士,带着“磁材科技”项目正式落户武进经济开发区,并且获得了300万元的资金扶持。
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告诉记者,由市委书记亲自带队,他们在北京、上海召开海归人才招聘说明会和常州人才政策推介会,并走出了国门,到美国亚特兰大、洛杉矶、芝加哥等城市招揽人才。
早从2003年起,常州就先后出台了《常州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若干规定》等10多个文件,于2006年专门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并通过江苏省首家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常州基地和常州市科协建立的5家海智工作站,与10多个海外科技团体建立了密切合作,使引才常态化、机制化。
常州的人才政策产生了强大的磁场效应。从2007年组织实施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以来,常州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2500多名,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400多名。在国内骨科行业“三巨头”中,常州拥有创生控股和康辉医疗等其中2个,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骨科器械产业基地之一。2010年,常州领军型人才创业企业年销售已超过20亿元。
生态机制,让人才“落地生根”
张春福认为,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常州能不能留住人才,关键在于有没有适宜人才“落地生根”的生态机制。
在常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一张标明人员身份的“海创卡”,这是常州为创新人才服务的举措,推出的汇集科技局、公安局等10个政府部门多项优惠服务内容的“一卡通”,为海外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
由于大部分海归只拥有技术优势,在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众多方面欠缺经验,常州针对其不同创业阶段都派专人跟踪,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供“点对点”的“跟进服务”。为处于初创期、成长期或加速期的海归企业,分别配备海归创业助理、创业导师及挂钩联系人,全程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成立留学归国人员协会和归国留学创新创业人才联谊会,为引进的人才搭建交流平台。
为帮助企业有效破解融资难题,常州还积极创新投融资方式,设立企业创新基金等。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公司总经理谈昆伦告诉记者,常州市政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为公司筹集资金,使6000万余元的高性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项目得以顺利开工,投产后将打破这一新材料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据统计,在常州引进的642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中,有1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3人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为常州建成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特约记者 李 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