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奖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前身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其间中断22年,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调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选外,均为一年一届。1994年正式更名为华表奖,2005年后改为两年举办一次。
华表奖体现党和政府对电影事业、电影产业的关心和导向;鼓励电影工作者更好地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电影的创作过程,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具有较强感染力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推动电影创作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要,繁荣我国电影市场,促进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的发展。
斗转星移,岁月流金,从艰苦卓绝的百废待兴,到豪情万丈的盛世凯歌,中国电影奏响了一首成长之歌。徜徉在华表奖获奖作品的艺术长廊之中,我们看到,那些光影艺术力作,不仅记录了电影人在不断革故鼎新中的上下求索,勾勒出中国电影从内容、样式到生产制片、营销方式的蜕变和新生,也见证了中国艰辛曲折的奋斗历程和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
思想主题宏大 精神追求如一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强调深厚的思想内涵、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都是华表奖获奖影片不变的追求。无论是《大转折》、《大进军》、《鸦片战争》、《长征》、《太行山上》这种用宏大视角再现历史进程的影片,还是《我的长征》、《我的1919》、《国歌》那样关注重大事件中个体命运的作品,都将历史的书写巧妙地转化为艺术表达,将爱国主义的情怀深植于观众心中。各种英模电影也是华表奖上的常客,《孔繁森》、《小巷总理》、《我的左手》、《任长霞》、《铁人》、《军嫂》、《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或深沉感人、或清新质朴,用光影艺术刻画出一幅凝聚时代精神的人物图谱。
在新的电影创作营销环境下,人们希望看到更为生动灵活的影像语言,主旋律创作也自觉展开各种尝试,华表奖记录了这一进程。获奖作品《红河谷》、《黄河绝恋》、《云水谣》不约而同地将创作视角放在爱情上,让人们在唯美的艺术享受中感受崇高伟大的精神力量;《冲出亚马逊》则将激烈的打斗动作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融入军事题材,具有很强的可视性;《惊涛骇浪》在特技运用上成绩突出,当仁不让地将第9届华表奖的优秀电影技术奖纳入囊中;《我的法兰西岁月》用青春偶像片的手法拍摄纪念伟人的影片,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成为第11届华表奖上的赢家。
审美探索不止 艺术魅力永驻
中国电影人通过电影语言和创作视角的革新,把自己的文化思考融入构图、造型、用光、画外空间拓展,使中国电影的艺术品质大为提升,历届华表奖以敏锐的审视和严格的评判发掘了一大批这样的佳作。从以纪实手法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可可西里》,到把父子情的描写融入对“傩戏”这一民俗载体展现的《千里走单骑》,还有《刮痧》、《美丽的大脚》、《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走了》、《暖春》、《我的父亲母亲》等等,众多电影人本着艺术智慧和自觉意识,创造出一部部电影精品。
在朝精深方向迈进的同时,电影题材的横向拓展也从未停止。爱情题材有《花腰新娘》对彝族古老婚俗的展示,也有《情人结》东方罗密欧朱丽叶故事的演绎;《男妇女主任》和《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则选择了喜剧题材,前者展示乡村富有特色的喜剧元素,后者把小人物的悲喜刻画得入木三分;还有《女帅男兵》涉足体育领域,《紧急迫降》锁定灾难题材,这些有益的尝试,引起了华表奖的高度关注。
创作亲近市场 评选兼容并蓄
在中国电影这棵参天大树上,电影人和作品只是枝叶和花果,真正的树干和根系是观众。因此,优秀的电影不能自娱自乐,而要面向大众。其实,中国电影市场化道路的探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荣获第4届华表奖评委会奖的《甲方乙方》创造了3300万元的票房奇迹,为贺岁片创作开创了先河;2002年的《英雄》试水商业大片的运作模式,华表奖评委会将“特殊贡献奖”颁给了它;第12届华表奖获奖电影《疯狂的石头》以小制作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为了鼓励对电影市场发展和开拓作出突出贡献的影片,第10届华表奖特别增设了“市场开拓奖”。第一部获此殊荣的影片是《手机》,它摒弃了以往单纯的广告宣传,采用网络、报纸、图书、短信,甚至与企业联合营销等多方位立体式宣传,开启了以影视为中心的文化市场的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