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起源于浆细胞(一种在骨髓中生成的白细胞)。正常的浆细胞负责生成对抗感染的抗体,而癌变的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生活,身体出现如贫血、骨痛、骨折、免疫力下降、高钙血症、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二,已经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有效治疗但不能够治愈。97%的患者诊断时年龄超过40岁,仅3%的病例发病年龄小于40岁。80%的病例发生在60岁以后,而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接近一亿八千万人。随着老龄人口基数的增长,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让人忧虑的是,目前大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导致延误治疗时机、预后较差。临床发现,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在初次诊治时就确诊为晚期,许多患者由于去错科室导致误诊。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提醒患者,当出现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等症状时,患者要去血液科就诊,做到尽早发现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
多发性骨髓瘤致病原因尚不明确,症状如下:
骨骼症状:骨痛,局部肿块,骨折甚至截瘫等。
免疫力下降: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最为常见。
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正常骨髓功能受到抑制,而导致贫血。
高钙血症:表现为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便秘等症状。
肾功能损害:诊断时,患者常伴有肾功能不全。
高粘血症:主要表现为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并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其他:产生淀粉样变性病变者可表现为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肝脾肿大及外周神经病变等。晚期患者还可有出血倾向。
日前,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在北京联合发布2011修订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新版指南的编写和审定由全国十多位著名血液病学专家共同完成,该指南在修订和完善2008版指南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万珂(注射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在临床疗法中的核心地位,为中国肿瘤医生在诊治多发性骨髓瘤过程中提供权威的科学指导。
萧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