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

    不在天边 也不在眼前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3日 16版)

        新能源汽车的“火”曾经超出了行业和国界,不仅汽车企业言必谈新能源汽车,各国政府和专家也对新能源汽车格外关注,数以千亿元计的投资和市场预期经常与新能源汽车相伴。

        如今,新能源汽车正从车展的秀场和人们的想象中,驶向现实的道路。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部门期待新能源汽车可以解决传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羁绊,也希望能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把握战略机遇,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作为消费者,则期待好用、安全、便宜的产品。政府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愿意大笔投资扶持,而企业看到了钱景,纷纷追踪而来。

        但在运营中,我们也看到,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价格焦虑、安全焦虑、里程焦虑,以及中国企业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焦虑。新能源汽车如何真正告别传统能源,与绿色可再生能源携手并肩,使我们再计算新能源车的能耗时,不再想到每1 度电背后的300多克煤,想到燃烧中的污染。

        专家指出,当前车用动力电池主要是以磷酸铁锂、锰酸锂为主作为正极材料,其性能、寿命等指标还不足以使纯电动汽车完全替代燃油汽车。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500Wh/kg以上时,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才能与传统汽车相当。要达到这个技术指标,尚需要开发新型电池材料。

        事实证明,仅靠高额政府补贴在短期内砸不开真正的市场,还有大量技术难题和市场推广的阻碍需要破除。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大的产业革命,关键是技术革命,是一项远比传统内燃机汽车复杂得多的系统工程,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系统性的难题,攻下来并非一日之功,而在市场推广中也面临很多具体的问题。

        实际上,电动车也不是一个全新的、在世界汽车强国毫无根基的纯新事物。美国历史上,电动车经历了百多年的三次生死起伏,日本混合动力车目前也已在世界上推行。

        因此,“与欧美同一个起跑线”的忽悠要不得。在短期内设定百万辆的市场目标,想靠政府砸钱与美国比拼2015年的电动车市场规模是不理智的。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必须有理性客观的态度,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市场化推开,不是眼前的事。在市场推广中,不下苦功夫解决技术和市场的难题,而是忙着出政绩和分利益更要不得。

        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忌急功近利,急了一时面子上的功绩,就会丧失中国人刻苦攻关的传统功力;近了企业和个人一时之利,就会损失政府的财政和纳税人的钱,耽误了改变中国汽车业长期命运的机遇。

        但我们也要说,新能源汽车不能因为面临种种焦虑和困境而被束之高阁,放之天边,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方向。

        一项研究表明,世界上石油的已探明储量只够人类使用40多年,新能源汽车是我们抵抗石油危机的利器,也是人类拯救地球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现实有多少阻碍,让一切回归单纯美好的初衷,尊重技术革命规律,新能源汽车一定能够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驶上健康发展的平稳道路。(新闻观察员 张 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