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

    怀旧,永远抵达不了的彼岸?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3日 14版)

        8月13日德国举行柏林墙开始建设50周年纪念活动,议会大厦降半旗,中午时间全国车辆行人为穿越柏林墙的前东德死难者默哀一分钟。教堂在午夜举行仪式,用7个小时念出死难者名字及生平。

        50年前的1961年8月13日,一道屏障在柏林竖起,它超过155公里长,有302座瞭望台,14000名武装警卫。在28年间,有5043名东德人成功越墙,3221人被逮捕,599人被射杀。 

        然而,如果不是这一天的悼念活动,德国的许多年轻人早就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一幕。毕竟,即使从1989年柏林墙轰然坍塌算起,也有20年过去了。曾在柏林横亘了28年的柏林墙,有些被直接埋在地下,有些被铺做路面,有的仅仅是被随意丢弃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些幸运的碎块被私人收藏,或被镶嵌在摩天大楼里。大多数人在穿越柏林城的时候,脑海里几乎不会泛起关于“墙”的回忆。

        一个城市不是总需要记得过去。正如在柏林那些安静而美丽的绿地之下可能是二战空袭留下的巨大沙坑,一座博物馆也可能是过去的瞭望塔之一。 

        但砖瓦易平,物质的墙容易拆掉,每个人心中的墙却难以一断了之。调查显示,柏林墙倒塌20年后,超过半数的前东德人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情绪——毕竟他们拥有的历史从来没有走远过,即使是现在的成功也难以让他们产生与现在社会的认同感,更不要说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失败者。 

        怀旧,对于大多数的移民来说,更是一个禁忌。他们在新的地方生活,努力让自己的下一代相信自己和这个国家的所有人是平等的,他们害怕回首观望就会变成一个盐柱;但怀旧又是他们唯一的避风港,只是他们不知道过去在哪里,何时才可以返乡。

        发生在英国的骚乱再一次提醒着不同阶层的融合之难。对于伦敦来说,其社会经济的多元性及不同种族的融合曾一度给当地带来诸多益处,然而随着经济衰退、失业率增加,这个从未真正融合的多元社会结构就露出了马脚,变得脆弱不堪。存在于世界的“中国城”又何尝不是?他们在异国的土地上,依然营造着只有自己熟悉的城堡,拒绝融入任何的全球化。在新加坡,很长一段时间,马来人、中国人、印度人都画地为牢,遵守着自己的传统。  

        早年的历史中,怀旧首先在出国打仗的士兵中蔓延,严重影响了战斗力,但当时仅被当做一种疾病,医生普遍相信,这种病在一次真实的返乡之旅后就能治愈。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怀旧显然已经真正成为一种弥漫传染全球的不治之症。对于许多离开家园在世界各地生活的人,怀旧可能更是一种生存的策略,是一种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创造未来的纠结。于是过去变得比未来更为难以预测,谁能说清楚自己到底向往什么,是某一个具体的地点,抑或一个难忘的时期,还是某种不复存在的生活?

        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写的,“当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时候,我们想念田园;当我们长大成熟后,我们想念儿时的天真;当我们拥有现代化和高科技的时候,我们却念念不忘前现代的历史。没有一个学科研究怀旧,但怀旧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固执地在自己的主页和地球村的网络中寻求属于自己的集体记忆和私密空间。一方面,为了挖掘怀旧的碎片,我们不得不依赖他人的幻想与创意。”

        时间不可逆转,正如全球化也不可阻挡,我只能说,怀旧正在成为更多人可以选择的唯一的正当防卫——毕竟,我们都需要在一个生活节奏和历史变迁如此加速的时代里,给自己的心灵找到栖息之地,虽然那是永远抵达不了的彼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