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17日起,本报推出“走基层”系列专栏,刊发本报记者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从基层一线发回的新闻报道。首篇《六访黎明村——走进宁夏盐池县一个曾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刊发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今天本报推出这个系列的第二篇《群众文化在这儿坚持了60年》。以后,我们还将在重要版面继续推出来自基层的鲜活的新闻报道。我们坚信:基层,是新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有个银达镇。都说老百姓爱赶集,不错;不过他们赶集的最大乐趣不是买东西,而是看农民自乐班演的节目。自乐班的演员是农民,伴奏的是农民,舞美、化妆、报幕等也统统都是农民。可别小瞧了这些农民,他们演的节目剧目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就有七个,小陇剧《摔罐》还得过全国的群星银奖,省、市、区的奖项更是数不过来,连国家领导人看了都高度肯定。
银达镇的群众文化咋搞得这么好?记者近日专门到银达镇一探究竟。
连毛主席都表扬了
也许你不知道,小小的银达镇连着3个大人物: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
刚解放的时候,银达乡(后改名银达镇)全乡识字的人只有32个。那时在农村,会计和记工员是必不可少的,可银达乡识字的人稀稀拉拉。咋办?
银达乡1950年开始试着办冬学,1952年开办了速成识字班,1954年又把冬学改办成民校,还成立了3个扫盲班,一个高小班。
群众识字了,就想着读书看报了。1955年,银达全乡订了79份报纸,12份杂志,生产队成立了读报组。社员们说,那些年,在田间地头读报,成了银达乡间一景。
1954年,银达来了两个驻村干部——车宏彰、黄显德,把银达乡农民学文化的经验写成文章《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次年,受到毛主席的表扬。毛主席亲自在这篇文章上写下了指导全国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按语。
银达人学文化,对生产发展很有好处,连年丰收的银达1958年获得了周总理亲自签发的奖状。1959年,朱德委员长又奖励给银达乡两台履带式拖拉机。
至今还引以为荣的银达乡第一代拖拉机手黄文海老人,对记者讲起几十年前的事,仍止不住地乐:“农民们从来没见过拖拉机,早就在那里等了,拖拉机大灯雪亮雪亮的,一转弯,像只大老虎,吓得农民们四散逃跑。”
连党中央都表扬了,银达人学文化的热情能不更高吗?
1958年,银达全乡80%的青壮年都摘掉了文盲帽子,小学的学生数也由解放初的104名,猛增到38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0%。想想,那是在50年代,不易呀!
数数这里的文化能人
上世纪80年代,银达全乡脱盲了。文盲没了,银达文化工作干什么呢?他们可没闲着,这二三十年,他们又干了不少事,文化工作上新台阶:学文化、演文化、用文化,样样出色。
银达虽说是个乡村小镇,文化家底可厚着呢。戏曲表演家唐秀珍、民族乐器表演家运学艺、舞美设计师陈忠瑚、民间手工艺人杨忠贤等,银达镇的文化能人多得很。记者数了数:镇里有一个500多平方米的文体工作站,一个农民业余艺术团,1个农民体育协会,8个自乐班,12个歌舞班,14支社火队,14个农家书屋,20支体育代表队,136个家庭演唱队及1500人的文体骨干队伍,各种文化户3210多户,占全镇农民总数的将近一半,常年参加文化体育运动的农民有1万多人。银达村和佘新村还建有能容纳三百人的剧场,城里人看了都眼热。
前几天,在银达镇光明文化大院看完自乐班的演出,记者采访了刚刚走下舞台的黑水沟村文化能人伊吉恩。老伊家里养了1万多只鸡,每年能赚10多万元。1996年,他看村民们总是在户外唱唱跳跳,没个固定场所,就腾出家里的一间屋子让来他们排演。有一天,村民们排演眉户剧《梁秋雁》,没人演区长,老支书说,你来。活了几十年,这可是头一回演戏,伊吉恩一边学一边就慢慢进入了角色,演得还真像回事儿。1997年老支书去世了,伊吉恩就当了自乐班领头人。到现在,自乐班固定成员有20多人,板胡、二胡等等家当一应俱全,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几年来,自乐班不仅在本村演,附近乡镇、矿山企业、市区广场,他们都去过。
这几年,伊吉恩干脆把养鸡场交给了女儿管,自己只当“顾问”,倒是成了自乐班的专职班长。“没场地排练他就出场地,哪里需要演出他开上车就直接去接人。”说这话的是伊吉恩的妻子,记者发现,从语气到脸色,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再仔细一看,她不就是刚刚和伊吉恩一起表演的演员嘛,难怪!
“是自乐班教我发了家”
搞文化有什么好?银达农民对记者说,文化给银达带来了名气,带来了和睦的关系,带来了实惠。
改革开放以后,银达人抓住机会,搞多种经营,早早就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现在,银达镇的农民们发展蔬菜种植、制种、畜禽养殖和劳务经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89元。
佘新村的党支部书记孔志荣告诉记者,自乐班创作编排的节目,演政策,也演些家庭邻里的事儿,村民们喜欢得不得了。现在佘新村自乐班的演员,从几岁的孩童到古稀老人都有,通过自乐班这些文化活动的影响,村里治安好了,邻里关系好了。银达镇派出所教导员印证了孔志荣的说法:“就是呀,银达镇的刑事、治安案件特别少,而且还在逐年递减。”
拐坝村十二组农民郑彦东是拐坝村自乐班的领头人,2001年被选调到镇上的业余艺术团。过去,他和妻子只知道侍弄那几亩土地,自以为小日子不缺吃穿,就满足了。可是自从参加了自乐班,和别的村的演员一比,才发现生活水平差距还挺大。这些年,郑彦东在承包地里制种,妻子进城卖菜,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在城里买了楼房。别以为郑彦东只忙着发财致富,只要有演出,他保证随叫随到,他说:“是自乐班教我发了家。”
酒泉市政协委员高正刚会写戏,前面说的得过全国大奖的小陇剧《摔罐》就是他写的。他说,他见证了银达文化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高正刚对记者说,银达镇发展群众文化,各级党委政府都很支持,银达的群众文化可不光是唱歌跳舞,从解放初办冬学开始,就播下学文化爱文化的种子。现在自乐班办得有声有色,学校教育也是出名的,这几年培养了不少好人才。“你看,有了文化,银达老百姓思想境界高了,政策水平高了,会抓市场机会了,发展经济都成了好手。银达人算是尝到文化的甜头了”。(本报记者 宋喜群)
短 评
基层文化活动贵在坚持
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曾饱受缺乏文化之困。从解放初识字的人不多,到如今文化能人辈出、经济富裕、社会和谐,银达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关键在于坚持。
60年的坚持,成就了银达的文化传统。当地党政部门坚持投入和引导,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0年的坚持,使银达成为全国闻名的文化之乡,在银达,农民们读书看报、吹拉弹唱、编写剧本,群众有了文化底蕴,就能从文化活动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就能形成文化自觉;60年的坚持,也让银达尝到了文化甜头,从学文化到用文化,文化改变了银达乡村的风貌,文化在银达催生出文明之花、结出了富裕之果。
在我们的很多乡镇、很多企业,群众文化也能搞得红红火火,但往往只能持续一段时间。银达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让基层群众文化真正地红火起来,就是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