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文化产业:

    有前景,有钱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8日 16版)

        加大财政投入,是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需国家财政进行扶持,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助力文化体制改革:

        从“试验田”变“百花园”

        在安徽省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最显眼处常常挂着一则《舞台剧本征集启事》。据董事长张承宪介绍,公司已经多次“悬赏”征集舞台剧本,目前已有5部“海选”出来的儿童剧和3本小戏,在排练后将与观众见面,“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张承宪说。

        几年前,芜湖市歌舞团、越剧团、黄梅戏剧团、庐剧团等国有文艺院团都曾一度陷入剧目萎缩、演员流失、观众锐减的经营困境,四家剧团一年演出仅30场。“钱从哪里来”成为困扰发展的难题。

        从2009年开始,安徽省财政厅确保院团转企改制后原有事业经费继续拨付,并通过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等予以资金支持,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解决省属国有文艺院团设施更新、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等问题。在这一强力政策的带动下,重组转制后的安徽省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2010年就实现演出收入507.77万元,演出场数达238场,员工收入连续翻番。

        ■政策点击

        在资金扶持方面,中央财政每年对一批国内外影响大、文化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管理规范、示范引导辐射作用强的文化企业、产业项目和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出台扶持转企改制单位和文化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惠及全国2000多家转制文化单位,减免税收近百亿元。

        ■专家点评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

        齐勇锋

        从长远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文化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弱势产业,规模总量小,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的战略缺口,在版权贸易、音像制品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贸易逆差。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活力不足、企业融资困难、投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迫切需要国家财政发挥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帮助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给力文化产业发展:

        从小舞台到大天地

        刚成立不久的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人气颇旺,五六百名应聘者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齐岸青介绍,在省财政分3年投入3亿元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市场运作,公司联合中央电视台等拍摄50集电视剧《客家人》。应聘者正是慕名而来。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介绍,他们拨付注册资本金1亿元组建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投融资平台。同时,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将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每年3000万元,支持标志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和重大文化活动,如河南艺术中心、金版大厦、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项目累计投入9.72亿元,投入5795万元支持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8项重大文化活动。

        ■政策点击

        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至2010年共计安排40亿元,重点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文化体制改革转制企业发展、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等。据统计,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将继续大幅度增加。

        ■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少峰

        来来五年内,国家将扶持200家文化产业企业上市,文化产业投资将呈现新的趋势。在国家政策的强力引导和支持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接下来的几年,文化产业必然会出现长期的增长,同时涌现更多的投资机会。当然,要在发展方式和投资重点上做文章。与之前重质量和数量的简单增长方式不同,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以培育文化创造力为核心,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添力社会资本融合:

        让产业对接资本

        2010年,广东省文资办等文化单位分别与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建设银行广东分行、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签订了“广东文化与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在政府财政倾向扶持培育文化产业的导向作用下,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逐步建成。

        2009年,广东省财政厅安排了2亿元作为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有48个项目获得了专项资金的支持。

        政府的评估和支持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例如,广东电视台的高清项目获得了800万元的专项贴息贷款,此举带动光大银行给项目投入2亿元贷款的资金支持。

        ■政策点击

        为推动搭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7月6日,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揭牌。该基金是由财政部、中银国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其目标规模200亿元,主要投资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及其细分文化及相关行业等领域。财政部表示,“十二五”时期,财政部门将大力提高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包括加快推动组建国有文化资产投资公司、控股公司、资产经营公司和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培育运营主体;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专家点评 投中集团分析师 冯 坡

        今年4月到7月,共有150家公司获得融资,其中涉足文化产业的企业便逾10家。IDG资本、红杉资本、凯鹏华盈和浙商创投等投资“大腕”纷纷投身文化产业。7月12日,无锡广电集团与华映资本签约成立无锡华映文化产业基金。

        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引入专业投资机构并成立产业投资基金,这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市场前景被众多投资者看好。预计近几年会有更多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获得上市的机会。未来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将更多以产业基金为主导。此次财政部牵头引导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对各个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的规模较大的文化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报记者  杨 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