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印刷、发行单位以及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之后,今年7月,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立,转制的号角正式吹响,这标志着我国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最后的攻坚期。日前,记者专访了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请他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作了详细介绍。
记者:为什么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当前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
柳斌杰:目前,全国共有报刊11833种,涉及出版单位4591家,有一小部分是肩负党和国家重要宣传使命的时政报刊,绝大多数是非时政类报刊。
长期以来,非时政类报刊作为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文化体制的改革,现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大多不具备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且存在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报刊出版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和印刷、发行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对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支持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政策日臻完善,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
记者: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柳斌杰:这次改革主要有4项目标任务:
一是分期分批按照规范程序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使其成为能独立承担社会法律责任的市场主体;
二是整合出版资源,培育一批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独具特色的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公司;
三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调整结构和布局,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现代报刊出版企业;
四是实行严格的报刊出版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关停并转一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不具备报刊出版资质和违规出版以及严重亏损而资不抵债的报刊出版单位。
记者:这次改革和去年年底全面完成的图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有哪些不同?
柳斌杰:从微观上看,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很大、类型多样、情况各异、结构复杂,不像图书出版单位那样规整。因此,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要根据报刊出版单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分期分批进行。
其中,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各类企业法人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先行转企改制。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省级、副省级及省会城市党报党刊所属的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等出版单位,同时先行转企改制。
现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原则上不单独转企改制,区别不同情况,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予以撤销。
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将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
记者:一系列优惠政策曾经为之前完成的图书出版单位的顺利转制提供了切实保障,这些政策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过程中是否仍将适用?
柳斌杰:之前发布实施的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在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中都是适用的。
有关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财税政策、资产评估、产权登记、工商注册、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职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一律参照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做法办理。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柳斌杰:在具体实施上,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分两批进行:
2011年6月已经启动了第一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已登记为企业法人但尚未规范转企改制到位的报刊出版单位和主动申请先行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以及上述报刊出版单位所属报刊编辑部,要列入第一批先行完成转企改制。
2012年1月开始,启动第二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其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的体制改革工作。包括,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其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不能独立转企改制,原则上予以撤销,确有价值保留的,并入同类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按将要出台的具体办法进行改革。
记者: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具体工作将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展开?
柳斌杰: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成立工作机构。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牵头,以中纪委、中组部、中央编办、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为成员单位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建立。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新闻出版总署,负责日常工作,已在全面履行职责。
——开展调查摸底。已先后对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进行了几次大范围的调查研究,逐报逐刊摸清了底数。
——进行动员部署。层层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合力,推动改革,向相关人员讲清楚政策。
——分批确定名单。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分类名单在听取多方意见后确定。
——制定转制规程。已制定下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明确转制方案的操作要求、报送审批程序以及转制工作中的有关要求。
——做好培训工作。将陆续请编制、财政、工商、社保等部门的同志进行政策解读。
——审批改革方案。列入首批改革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在2011年8月底前报送改革方案。
——及时督促检查。2011年12月以后,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情况进行督查,对列入第一批名单而未能完成转制任务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进行重点检查,掌握进度,限期完成。
——总结交流经验。定期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交流经验。
(本报记者 吴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