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0日 星期三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让病人用最小的代价治好病”

    ——记武汉汉口医院副主任医师王争艳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0日 04版)

        退休后的王争艳,比退休前更忙了。除了每天坐诊外,她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王争艳工作室”的20名专家,走街串巷,为社区百姓送医送药。

        被群众亲切称为“小处方医生”的汉口医院副主任医师王争艳,是武汉市民“海选”出来的“百姓心目中的好医生”。

        2009年底,王争艳已到正常退休年龄,因在患者中的好口碑被返聘,单位考虑到她社会活动较多,安排她的工作时间是每周一到周六上午。

        “不能让患者等一分钟。”虽然工作时间只半天,她通常到下午1时才能看完。最晚一次看到下午3时还没吃饭,患者看不过去了,给她送来了生煎包和牛奶,逼着她吃下。

        “她每次接诊都不会少于15分钟。”退休干部、患者鲍玉珍说,“每次接诊,无论问什么她都耐心回答。有次看完病,还想帮妹妹咨询病情,王争艳毫不推辞,同样细心地帮助分析。”

        王争艳对病人的耐心,源自她的行医理念。在基层行医26年,她所开处方平均不超过80元。

        有人抽查她2008年和2009年的处方,平均单张处方值55元,最小处方值只有2毛7分,是为一名胃炎患者开出的一支2毫升的胃复安。这是一种止吐药,在具有同样功效的药品中最便宜。

        63岁的退休职工王建生,是一名高血压病人,在武汉顶级大医院拿到了每月800元的处方单,这是他一个月退休金的一半还多。他慕名找到了王争艳。

        王争艳仔细询问和检查了他的病情后,调整了处方,一个月只需要80元药费,疗效良好。她说:“没有诀窍,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不等的药,就看医生的一支笔。”

        有人曾问王争艳:“如何能坚持开小处方?”王争艳说:“我是怎么过日子,我的病人就是怎么过日子。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 

        王争艳服务的社区,多是收入水平不高的居民。这恰如她自己多年的生活境遇。多少年来,王争艳月收入2300元,丈夫是铁路上一名车工,每月交完各种保险到手的只有600多元。一家3口至今“蜗居”在不到50平方米的小屋,儿子在直不起腰的小阁楼上长到了22岁。

        “在基层医院做一个全科医生虽然清苦,但能为各种病人解除痛苦,却很自豪。”王争艳说。

        长期与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打交道,王争艳习惯了替人垫钱。几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块钱的药费,有拿不出的,她就垫上。可这些年创造了一个纪录,垫出的钱从来没有不回来的。

        “医生对一个病人付出了爱心,收获的往往是病人全家的尊重。”王争艳说,她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全因为病人的爱。  (据新华社武汉8月9日电 记者熊金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