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9年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甲骨文已成为了解和探索中华文明的关键桥梁,甲骨学也作为“中国新发见之学问”成为中国文史哲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甲骨文基础字形整理研究》,将在课题组主要专家花费10年时间取得甲骨文整理研究成果《甲骨文校释总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甲骨文字形进行全面、综合的整理与研究,最终为学术界提供一部代表21世纪甲骨文研究水平的甲骨文字形汇编工具书——《甲骨文字汇》。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将对现有甲骨文材料进行全面梳理,整理任务囊括迄今已出土的全部甲骨文资料,其中除2006年前公布的《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英国所藏甲骨集》等9部著录外,还包括2008年以来发表的《殷墟甲骨辑佚》、《上海博物馆藏甲骨文》及近期即将公布的《小屯村中南地甲骨》,可谓资料齐全。
二是甲骨文虽然已处于汉字的早期成熟阶段,但构形仍在发生、发展变化中,特别是以形声字为主的汉字构形主流尚未呈现,因此形体不定、方位不定、异体众多是其构形特点。课题将总结梳理百余年来甲骨文字形整理研究成果,充分吸收最新学术观点,特别是近年利用战国文字上溯甲骨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参考从分期、分组、分类,即纵、横两个方面取得的成绩,提供较为准确的文字隶释,同时标注出古今字或通假关系,以求全面反映商代甲骨文字的本来面目和演变规律,为深入研究甲骨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采取并修正日本学者岛邦男先生首创的以甲骨文字形为基础分别部属的部首分类编排方法,以形归类,重新确立偏旁部首。同时通过最终成果给学术界提供目前所见甲骨文单字的准确统计数字,力求客观反映殷商时代甲骨文的用字情况。
四是目前甲骨文字形著录多以手工摹写为主,存在字形失真、讹误的缺憾。课题组将利用浙江大学在计算机图形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采用计算机编码、文本挖掘、数据库等数字化时代的先进文字处理技术,截取全部拓本字形,并按字形归类筛选,保证原字形的准确度和覆盖率,有效推动甲骨文字形著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通过建立甲骨文字形图像数据库与多种形式的检索系统,在检索、存储等方面大力推进甲骨文资料研究与利用,并为今后建立“甲骨文资料数据库”及编著《甲骨文全文引得》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为浙江大学教授、项目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