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常务副市长徐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称“去过60多个国家”,引来网友围观。对此,宜宾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徐进说去了,那就是去了。不过,刊发该报道的宜宾新闻网已经将“去过60多个国家”这句话删掉。
这是一件颇耐人寻味的事情。徐副市长的原话是:“我去过60多个国家,深深懂得规划先行对于城市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显然,此话的本意是要强调言说者对城市规划的深刻感悟和理解,但网友似乎偏偏要“断章取义”,单单围观起前半句来,这恐怕是副市长本人没有想到的。
按理说,在现在这个开放而便捷的世界,一个人“去过60多个国家”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显然,网友看重这半句话,乃是因为他们很在乎说话者的官员身份。因为这个身份,“去过60多个国家”是公费还是私费?若是公费,是不是太频繁了?有没有公费旅游的嫌疑?这样的计较在有关事实澄清之前,当然只是猜测性的疑问。当事人只要摆出证据说,“去过60多个国家”并无违规违纪之处,所有纷繁的猜疑就会烟消云散。然而,令人纳闷的是,消息的刊发者却偷偷将这惹了非议的半句话删掉了。如果不是报道失实,这删改之举岂不是佐证了网友的猜疑恰有合情合理之处?删了这话,能让网友闭嘴?相比之下,当地有关部门给出的回应倒也硬气——去了就是去了,但强硬并不代表有理,也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
事实告诉我们,公众对此事的苛刻事出有因。近些年来,“三公消费”中的公费出国,一直是民众关心的问题,也是违法违纪行为出现较多的领域。公费出国原本是要让干部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民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公务出国变异为公费旅游、购物,乃至部分贪渎者敛财或外逃的暗道。比如几年前,安徽公费旅游案“徐文艾事件”,不仅暴露了有些不法者蒙混过关的手段,而且牵连出多起公务考察贪腐案件,让人触目惊心。由于这些背景,公众在官员关于出国的只言片语上“斤斤计较”,恰恰表现了难得的警醒和责任心。
当然,“去过60多个国家”或许确实只是工作需要,其背后并无问题。但无论如何,既然公众有了议论,相关当事人和部门就应该有正面的回应。“去过60多个国家”确实是随口之语,但公众热切关心的事再小,也是有关方面应予说明和解决的大事。否则,半句话成了公众心里解不开的疙瘩,问题就不是半句话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