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北京也会一才难求?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3日 15版)
    桂昭明
    邢 晖

     背景新闻

        据报道,今后两三年中,北京市技能人才缺口总量达6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缺口约为13万。一向人才济济的北京,出现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说明了什么?

        本期嘉宾:

        桂昭明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 

        邢  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主 持 人:章丽鋆

        主持人:北京市技能人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缺口?说明了什么?

        桂昭明:在中国,重学轻工、重理轻技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建设人才强国战略中的短板。“唯学历论”的人才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岗位评价、晋级升级等方面的差距,形成了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人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邢晖:不平等的人才观、评价观和就业观,不平等的机制导向是造成缺口的一个很大因素。技能人才的短缺恐怕不仅仅是北京市,更是对整个国家多个地区技能型人才匮乏的反映。这是一个信号,要成为工业强国,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和使用,要从政策上不断地引导,形成一个平等的大人才观和良性互动的激励机制。

        主持人:如何为技能人才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社会大环境?

        桂昭明:技能人才是城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证明,技能人才开发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和强烈的互动规律。高层次人才引领产业的研发创新,而技能人才则保证产品的技术创新,两者是产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我们应该以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主线,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改变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邢晖:技能人才在整个城市人才队伍发展中扮演的是“塔基”的角色。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在一线实践和操作的人才,这样才能把高精尖人才提出的城市发展的理念、规划、设想付诸实践。

        从纵向看,应该说国家对技能人才已经越来越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宣传重奖技能人才、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引导社会重新认识和选择技能人才,对技能人才的偏见也开始逐步扭转。

        但转变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呼吁全社会,从根本上认识到,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类型,应该跟其他人才一样享受相应的教育、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享受平等的待遇和权利,明确并大力强调技能人才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如何破解现代城市“人才济济”又“一才难求”的难题?

        桂昭明:最重要是以人才市场为平台,以用人单位需求驱动为导向,通过人才流动解决不同类型人才暂时短缺问题。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注重发挥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

        邢晖:国家要加强人才预测,对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类型有一个了解。完善人才的市场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需求信息服务平台,在普及培养培训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紧缺岗位等适当倾斜。同时,要加强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如北京实施“百千万”带动计划、首席技师工作室等,选拔一人,带动一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