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可以肯定,你说的有机洋槐蜜是假的。”7月29日,得知记者在北京一家大型百货商场里看见促销的1.2kg有机洋槐蜂蜜会员价仅19元时,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吴杰立即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假蜂蜜:甜蜜中品出苦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3日 05版)
    CFP

        造假泛滥,五成蜂蜜掺糖浆

        “洋槐蜜现在的收购价就达到16元/kg,1.2kg成本价就是19.2元,另外还需算上加工费、包装费、进场费等,如果是有机的,还需算上认证费,怎么可能只卖19元?宣称符合现行GB18796标准是因为掺了大米糖浆,这种新的造假,按现行国标根本检测不出来。”吴杰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有生产厂家专门针对蜂蜜国家标准造假。

        “用大米糖浆替代蜂蜜,再添加香精等原料,颜色与纯正蜂蜜几乎一模一样,其理化指标完全符合现行的国标,普通消费者根本没办法识别这种假蜂蜜。大米糖浆是以大米为原料水解后精制、浓缩成的一种淀粉糖浆,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麦芽糖等,对人体无害。蜂蜜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含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等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大米糖浆价格比白糖还低,造假者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蜂蜜市场造假问题比较严重,新的手段层出不穷。”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高茂林的话印证了吴杰的判断。他说,十年前,协会对市场上出售的蜂蜜产品做过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蜂蜜产品55.5%不合格。现在主要是大米糖浆造假,这样的假产品有的已流入超市和商场。

        去年底,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就连续曝光国内部分蜂产品企业以次充好、添加劣质果糖等。今年春节以来,国内多个地方陆续出现“假蜂蜜”事件:2月23日,因所含蜂蜜成分少,“天衢源”、“互润”、“医峰堂”3个商标、6个批次的蜂蜜产品被北京市工商局勒令全市停售;3月13日,中国质检网披露,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流通环节掺假蜂蜜展开专项抽样检验,共抽检44批次样品,合格率仅为47.7%。

        高茂林介绍,粗略估计我国蜂蜜市场一年的需求量在40万吨左右,有的蜂蜜收购价格每斤才5元,政府又没有任何补贴,农民不愿意养蜂,蜂蜜的生产量严重不足;加上蜂蜜在流通和进超市的环节成本过高,正规的蜂蜜生产企业很难赚到钱。这些都是目前蜂蜜市场造假泛滥的客观原因。

        国标测什么 企业说了算

        “货架上的蜂蜜包装上都注明了符合国家标准,电视上说有些品牌蜂蜜也造假,真不知道该怎么选了。”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梁女士说。

        如今,蜂蜜市场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蜂农和生产者的产品因质量隐患卖不出,没有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有需求,愿意出高一点的价格,却不知道如何买到纯正的蜂产品。

        相关网站表明,GB18796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

        “绿篮子”食品安全科普团队蜂蜜选题负责人周磊称,GB18796其实为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导,而蜂产品协会的主要成员基本由上海冠生园、北京百花、江西汪氏等国内几大蜂蜜厂家组成,此标准虽规定“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但具体检测什么和不检测什么实际上由企业说了算。

        对此,高茂林回应,行业协会主导产品标准的制定是国际惯例,国家标准委也提倡和支持。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中国蜂产品协会现担任“全国蜂产品标准化工作组”主任委员单位,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蜂产品协会承担了部分行业标准的组织起草工作,其中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蜂蜜》(GB18796—2005)。

        吴杰认为,不管是蜂蜜还是乳制品,消费者对现行国家标准的质疑,主要是国标制定的过程并不公开透明,而且由行业协会主导,这就有可能使某些企业特别是大的生产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国家标准的制定。他建议,国家制定相关产品标准时,除相关企业参与外,一定要引入并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比如科研院所、国家检测机关,同时,给予消费者更多的知情权。

        新国标能管住造假吗?

        5月13日,卫生部发布了蜂蜜的新国标GB14963—2011,今年10月20日将正式实施。这项新国标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兽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限量等相关要求,还将果糖、葡萄糖等理化指标首次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如规定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低于60%。国家标准是最低门槛,这意味着10月20日以后,不达标的蜂蜜将只能下架、销毁。然而,这项新国标还未实施,就被很多蜂蜜生产厂家指为“脱离实际,不可能达到”。

        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指出,卫生部颁布的新国标大致参照的是欧盟的蜂蜜进口标准,但其实还并不太严格,对常规用于蜂蜜出口的真实性检测项目如TLC、碳同位素、外来酶和SM—R,无一列入,而且以大米糖浆等造假的相关检测也未提及。另外,省略了铅含量以及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而这两种有害物质在蜂蜜酿造中极易残留。 

        “卫生部制定蜂蜜的新国标,根本没有征求我们行业的意见。”高茂林称。中国蜂产品协会的40多家会员企业曾为蜂蜜新国标的出台召开了研讨会,形成了一致意见:卫生部批准发布的GB14963—2011与现行的GB18796—2005重复内容过多,把不涉及食品安全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写入了食品安全标准,蜂协已提出暂停执行新国标的建议。

        “GB18796虽不如欧盟标准严格,但谈不上对消费者‘有害’。之所以用新国标取代,卫生部可能更多是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对蜂企严格要求。制定标准重在现实的可操作性,现在问题主要在源头上,蜂农的蜂蜜质量跟不上,国家对蜂农和内销的蜂企没有补贴,如果强制执行新国标,蜂企的检测项目会增加,生产成本会提高,这对整个蜂蜜产业的渐进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吴杰说。

        那么,中国蜂企是否就真的生产不出高标准的蜂蜜?中国蜂产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出口蜂蜜超过10万吨,出口总额达1.8亿美元,主要出口欧盟地区。中国农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看来提高蜂蜜质量,蜂企不是做不到。(本报通讯员 袁于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