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牛肉膏、塑化剂、膨大剂又接踵而来……连最受中国老百姓喜爱的火锅,底料居然也经过回收、过滤、包装,再冒充新底料流回餐桌。无论商家还是老百姓,似乎都在说“无商不奸”。
●由于论文对毕业、评职称、评先进大有用处,专业论文买卖网站大行其道,直接购买论文骗取学历的现象,直接挑战了学界的道德底线。
●北京汽车摇号属于汽车限购政策,目的是限制北京本地汽车增长速度,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现状。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4S店采取不法手段绕过摇号政策以获取利益。
启蒙,按照新华词典的解释,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使初学者得到入门知识,第二、普及新的知识和思想。比如,文艺复兴之于反宗教神学、辛亥革命之于民主民权、五四运动之于反帝反封建等,都是启蒙。但如果说到“诚信需要启蒙”,必有人会问,中国发展到今天,上下五千年文明昌盛,诚信还要启蒙?
现实生活中,启蒙不光是普及“入门知识”,也不仅是传播“新思想”,唤醒人们对模糊不清认识的理解也是启蒙。启蒙是“开启心智、走出蒙昧”,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返璞归真,诚信启蒙应属此意。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诚信基因”,诚信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起居、人际交往日益现代化的同时,由于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的渗透和弥漫,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都被商业化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不禁要问,社会良知、道德诚信何在?
谭嗣同曾说,万善之首必曰信。意思是,要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诚信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工业化而失去良知、因为城市化而失去道德、因为现代化而失去正义,我们就本末倒置了!为了实现对诚信的回归和启蒙,我认为,现阶段亟待在以下三方面加快推进:
第一、“知行合一”的认识启蒙。在思想认识上,努力做到把对经济主体道德素养的提升与践行诚信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杜绝“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不良作风。知行合一的关键,是如何把诚信理念与每一个公民、企业和行政事务相结合,与解决当前市场经济中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其核心是从政府到企业、到消费者、到每个公民,自觉投身于“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会行动中去。
第二、“量质合一”的行为启蒙。在经济活动中,努力做到把扩大数量规模与提升质量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对优良守信经济主体的扶持和鼓励,坚决杜绝“量多质次”、“有量无质”的不良作风。近年来,少数经济主体信用缺失、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运行,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为了促进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必须把质量问题上升到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的高度来认识。
第三、“官民合一”的制度启蒙。在政策制度上,努力做到把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杜绝在公共事件面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不良作风。官民合一的关键,是加快国家信用制度的顶层设计,使各级主管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确立信用目标,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社会服务体系。由于诚信不仅连着每个百姓,还连着全社会,在复杂多变的风险面前,加快构建官民协作的信用制度体系,是解决我国社会诚信问题的治本之策。
社会进步必须以诚信水平的提升为前提。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目前有四种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种危险和诚信建立有着内在联系,只增加财富,没有相适应的道德、行为标准和制度体系的建设,财富增加带来的可能就是新的危机。
同时,必须认识到意识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由于我国社会信用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诚信作为一种意识问题很容易转化为物质问题,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发展。
诚信启蒙的第一步,是要唤起每一个人的爱心。爱心是一种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社会共同意识。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你需要别人,别人也需要你,只有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责任和担当,这个社会才能良性运转。
诚信启蒙,归根到底就是要从每一个人的内心开始。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