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是诗人陆游在《闲居自述》一诗中的慨叹。将鲜花与石头相比,本身就是一件颇有创意的事情。况且在这种比较中,诗人明显地把票投给了后者,这就更加令人思量了。
古今中外,鲜花于人类一直都是各种美好含义的代言,美丽,典雅,温馨,惊艳……因此也就有了各种约定俗成的“花语”。的确,暂且不论花的品种,赏花这件事本身也富有浪漫的情趣。所谓花前月下,也大抵构成了很多人最美好的人生记忆。既然如此,陆游老先生又为什么爱石胜于爱花呢?
陆游一生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他在临安应试进士时考取了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第二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再次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直到四年之后秦桧病死,陆游才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主簿。感情生活方面,陆游和表妹唐婉的爱情因其悲剧性流传千古,令人扼腕。原本情投意合的二人因为陆游母亲的阻挠被迫分开,在被逐出陆家的第七年,唐婉抑郁而死。以今人的理解,历经宦海、情海浮沉的陆游,定是看破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世相繁华,明白功名利禄和海誓山盟虽看起来热闹实则却那么依靠不住。相比之下,石不能言,却给人带来另一番思索和享受,因此胜花一筹。
曾有一位二十余年与石相伴的友人,谈到心爱的石头对他的意义,用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一个词汇,叫做清心败火。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味的评价,大概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是石头的“宁静”。曾经有人讲过这样的话:真正的朋友并不见得是两个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而是能够寂然相对,不说一句话却不觉得尴尬。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语言能够沟通的,其实是很表层的感受。一切尽在不言中,才是更高级的境界。与石相比,似锦的繁花就显得有些高调了,因为太过争夺眼球。虽不能言,沉默的石头反而会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的安全感,而这种宁静正是目前身处喧嚣都市中的我们所稀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甚至于电梯间里的广告屏幕,永远在喋喋不休地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新闻和资讯,把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填满。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个人在孤独中品味人生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的体验。庄子讲:“水静尤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也。”“我心常静,则万物之心通矣。”静,作为本体,是一切运动得以发生、万变不离其不变的宗本。在这个意义上讲,石头是一位最适合倾听的好友,它永远不抢风头,却能给你营造一份沉静的氛围,因其宁静所以清心。
石头可人的第二点特质是“恒久”。虽是沉默和寂静的,石头的历史却与地球同步。它们在岁月中见证生命的来来往往,见证沧海变幻成桑田。广告语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其实何止钻石,地球上有太多的石头在我们没来到这个世界时,就已经存在了上亿年。因为这种岁月的打磨和锻造,也让人类对石头的灵性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于是便有了石头中跳出的美猴王,也有了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衔玉而生成为贾宝玉。石之本身,在其产生过程经历了数不清的化学与物理变化,由一种到多种矿物质组成,其成因有沉积、火成与变质等。比如田黄石的色彩来自于地下水、氧化铁等因素的作用,鸡血石则为朱砂(硫化汞)渗透到高岭石、地开石之中,两者交融,共生一体而形成的。在自然界中,每一块石头成为独立个体,“修炼”为有韵有姿,为人喜爱之形体,都要经过很长期的考验,包含物理作用之移动、化学作用之侵蚀、生物作用之腐染等,这些历万劫而成为“形而上”的石头,也就是“天授”“神化”的产物。正所谓“天地有大美”。
在石头堆里泡久了的玩家,绝对是相信“石性和人性相通”的。古人曾经总结过藏石、赏石的“六道”,即“石道人道,以石悟道;石身人身,以石修身;石性人性,以石养性;石缘人缘,以石结缘;石乐人乐,以石寓乐;石情人情,以石陶情。”当你的一颗心需要安抚和安定时,不妨泡上一壶好茶,独对无言的石头,也来体会一下它清心败火的不凡功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