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7日 星期三

    福建农林大学: 服务生态福建 助推绿色海西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27日   16 版)
    正在全力展开生态校园建设的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连续九届科技成果对接数居“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所有参会单位第一。图为今年“6·18”上,校党委书记陈永正(前右二)、校长兰思仁(前左二)与企业代表签约现场。
    中科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谢联辉(右三)到田间为农民义诊。

        作为我国“最绿”的省份,福建在林业方面保持着我国的多项桂冠:森林覆盖率达63.1%;林业改革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率先打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第一枪”;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绿色果实”遍布八闽山山水水……

        福建农林大学为这些令人振奋的林业成果,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充分发挥作为林业建设知识库与创新阵地的作用,为林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持与技术咨询,有效促进林业科技的推广服务工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福建生态省建设。

        让大地绿起来

        2002年,福建省领导明确提出生态省建设的发展战略。当年8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福建成为全国第4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

        福建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既为福建农林大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赋予了学校新的责任和要求。服务生态福建,助推绿色海西,成为福建农林大学自觉的奋斗与追求。

        夏日,走进绿树如荫、湖光山色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犹如走进一个山水如画的大公园:这里东临闽江,西临乌龙江,南倚妙峰山,北靠淮安山,校园三面被繁茂的山林所环绕。2010年,福建农林大学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一串串林业科技成果,从这所绿色的校园飞出,撒播到八闽内外,为大地披绿,为山河添彩。

        一批批林业科技人才,从这座知识的殿堂起航,坚持树木树人,不仅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而且涌现出如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詹夷生等为林业现代化奉献青春和热血的先进典型。

        这里有全国唯一的杉木研究中心。它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原福建林学院林学系杉木研究室,1997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正式成立福建杉木研究中心,成为福建林业科技创新的一大平台。

        杉木是中国特有的重要速生用材树种,栽培面积遍及南方16省(区),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25%,木材产量约占商品材的1/6,其生长之快、单产之高,均居主要造林树种的前茅,在我国南方林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福建是中国南方重点杉木产区,因此,成立杉木研究中心,发展杉木生产对福建经济建设和生态省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是被誉为中国“杉树之父”的俞新妥教授。他创立了杉木栽培学理论体系和技术系列,主持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主持制定了《福建省杉木速生丰产技术标准》,10年间推广杉木速生丰产林890万公顷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仅可估测的直接经济效益即达50亿元以上。

        这里诞生了全国首家林业资产评估事务所。1992年12月,在学科带头人陈平留教授的带动下,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机构。1995年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为研究论文的硕士毕业生。2004年招收首位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为研究方向的森林经济学博士生。1996年以陈平留教授为主要起草人起草的中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至今仍是唯一指导全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的行业技术规范。该事务所成立以来,在福建省内完成累计上100万公顷的近千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评估值近百亿元;近年来又开展了省外的评估业务,为全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基础。

        这里有全国首个海岸带森林与环境博士点。我国有18000公里的漫长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岛屿岸线、218万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如何合理保护和维持海岸带环境质量与生态安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海岸带森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海岸带结构与功能、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均呈现一定的特色。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立“海岸带森林与环境”二级学科博士点。该博士点研究方向为海岸带森林环境、海岸带防护林树种更新技术等,主要针对防护树种木麻黄更新所面临的困难,长期致力于木麻黄二代更新的机理研究。

        这里有全国唯一的食用菌改良中心。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省分中心是农业部专门设立的,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食用菌改良中心。该中心已建成目前国内品种保藏量最大、种类最齐全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库,收集保藏了131种食用菌3610个品种,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种质资源支撑。2009年福建全省85个县级行政区中有74个生产食用菌,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县(市)达20个。

        2008年,菌草技术入选了在中非北京会议上援非十大项目之一的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09年中国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0年,菌草技术又入选中国政府援助斐济政府经济技术项目。20多年来,福建农林大学发明的菌草技术已在我国32个省(市、区)的370个县(市、区)传播推广应用,在大半个中国深深地扎根,成为亿万农民摆脱贫困的“救命草”,创造美好新生活的“黄金草”,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集体林权改革的观点从这里率先提出。1984年,福建林业大学张春霞教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林业发展道路应当以林权改革为前提”观点,创见性地提出了新一轮林改的实质是“落实和保护平民财产权利”的理论观点,并从产权的角度率先研究私有林的补贴制度,构建了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在内的制度框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发挥学缘优势,加强闽台林业产业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学校成立了海峡创业育成中心,邀请台湾科研人才担任中心辅导专家,为企业提供创新研发平台和科研信息服务;成立了海峡两岸现代林业研究中心,针对海峡两岸现代林业经营技术的关键技术需求和共性技术需求开展系统研究;积极参加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集中展示了学校在林木新品种选育、森林保护、林木产品加工、新复合材料,竹纤维产品、菌草、茶学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和特色等等。

        让大师多起来

        如今,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根据《大学》杂志统计的1979-2006年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显示,福建农林大学的科技贡献力、技术创新贡献力、获重大技术发明奖励、获重大科技进步奖励均居福建省属院校第1位、大陆高校前40位。目前,学校拥有部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4个,其中6个平台直接服务于林业发展,7个平台直接服务于林产品或林副产品加工业,多个平台服务于林业生物技术、种苗攻关。在林业及相关领域研究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学校累计承担科研项目405项,占总项目数的37%。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科技部农业(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林业948项目、推广项目、标准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12项,省重大专项2项,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7项。参与国家支撑计划、863项目多项。学校还承担了一批福建省林业五新项目和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直接投入科技经费1.57亿元。

        福建农林大学在林业方面拥有如此骄人的成果,在于它拥有一支一流的人才队伍。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翻开福建农林大学的历史,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彰显着75年办学的深厚积淀:著名昆虫学家严家显、园艺学家李来荣、农学家周可涌、昆虫学家赵修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卢浩然、禽病专家张先光、土壤学家林景亮、中科院院士谢联辉、“杉树之父”俞新妥、我国林业经济学科主要奠基人张建国等一大批名家大师和学术泰斗。

        在前辈们的提携和激励下,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年轻学者成长起来。福建农林大学教师队伍中现有国家层次人才174人,居福建省属高校第一位,其中有福建省属高校中唯一一名中科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6人。此外,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200多名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一批青年学者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成为新学科、学术带头人。马祥庆教授、杨建州教授分别被遴选为国务院林业和林业经济学科组评议组成员;郑郁善教授于2004年、吴承祯教授于2006年分别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校年轻的科技人员都得到良好的进修和提升,通过学习基本都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一批年轻的教师、科研人员成长为林业事业发展的带头人,为林业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福建农林大学兰思仁校长表示:“正是有一大批大师为农业现代化和林业现代化发展辛勤奉献和全力付出,福建农林大才有今天的成就与辉煌,也奠定了学校作为‘地方队’承担起‘国家队’重任的地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这对于学校而言也是如此。目前,海西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着,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宽阔的舞台,学校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举全校之力,创造更为广阔的人才发展空间,让更多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