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6日 星期二

    赶走饥饿的“怪兽”

    作者:新闻观察员 张翼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6日 16版)
    CFP供图

        大城市的夜晚没有真正的静谧,弥漫在空气中的丝丝声是变电站的鸣响,轰轰作响的空调遮蔽着夏夜的天籁之音。

        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论你是梦是醒是喜是厌。电,也一次次用“荒”的形式强调着它对于中国人的重要。

        过去的40多年间,中国已经出现过4次电荒,分别是1970年至1996年长达27年的“被动式”电荒,2002年至2004年“三年不上火电”的电荒,2008年至2009年“说法不一”的电荒,以及2011年正在进行中的电荒。

        在应对电荒过程中,中国的电力装机总量强劲增长,今年奔向了10亿千瓦,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人们可以看到,在东北、西北的广袤土地上,一个个大型火电基地威风凛凛;在长江、黄河的滚滚波涛中,一座座巨型水电站气势非凡;在内蒙古、甘肃的大漠戈壁上,一排排风机迎风舞动。就是在被电荒伤得最厉害的东部“硬缺电”地区,火电装机总量也已达到3.2亿千瓦,长江沿岸平均每30公里就建有一座发电厂,南京到镇江段电厂平均间隔仅10公里。

        然而,如此气象万千的电力大国却在闹电荒。不仅淡季电荒“惊心动魄”,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在对于电荒的激烈讨论中,业内人士放言,电荒可能会成为常态。

        按照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电力年均装机容量需增长1亿千瓦,2015年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4.37亿千瓦,超过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几大发达国家全部的电力装机总和。

        这个惊人的数据,是以现阶段的电力需求弹性系数1.3进行测算的。也就是说,目前我国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需要1.3倍的电力增长作支撑。在这样的增长预测下, 电力建设“应该”而且“必须”大干快上,否则电荒就会每年“给你点颜色看看”。

        作为应对,轰轰烈烈上项目是一种必然也正在成为事实:

        在东部地区,一些因为环保压力而迟迟上不了马的火电厂获得准生证;在西南地区,开发难度极大的雅鲁藏布江和“最后一条没有水电开发的大江”怒江也面临被开发的命运;在西北大型煤炭基地,发电企业正积极寻找收购煤矿,希望通过煤电一体的运营抵御煤炭价格上涨对利润的威胁。为了将偏远地区生产出来的巨大电力送出,国家电网公司几年来极力推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也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跨越千山万水的特高压建设隆重登场。

        好看的GDP数据,央企的业绩和巨额利润,以及企业和个人相关的收益都将随之迅速实现。

        然而,在以下的事实和数据面前,人们不禁要问,关于电力继续大发展的增长预期是不是非常靠谱?

        2010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9.5%,能源消费总量却已占世界总量的19.5%,单位GDP能耗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是日本的4.9倍。

        单看单位GDP电耗,美、英、法、德、日五个国家分别是0.3567、0.3197、0.2862、0.2114和0.208,而我国却高达1.2。

        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目前年产30亿吨原煤中,只有一半符合科学产能的标准,另一半的非科学产能正在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矿难频发。如果继续目前的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仍需新增煤电装机约6000万千瓦。中国电力未来对煤炭的需求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不可能得到合理满足。

        人们似乎看到了一只永远饥饿的“怪兽”,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徘徊。如果满足这只怪兽对能源、资源无止境的需求,不仅意味着我们将高度透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而且当代人也将饱受环境污染的灾难。

        无论以什么样的借口赶走“怪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要想赶走“怪兽”,就必须彻底转变以高投资和高耗能产业扩张维系GDP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坚决抑制粗放式大跃进的冲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