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地理地域相邻优势和同源的文化基础,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也是旅游资源经济向旅游产业经济转变的良好契机,是加快国内旅游业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重要环节。东北三省具有地理相联的地域优势,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同质性上有很多相同点,这为东北三省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强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这一新兴热门旅游板块的建立,不仅能够改变局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也对扩大旅游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的建立,必将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业地位,促进东北三省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将出自同源的东北三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是构建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发展旅游业的灵魂和根基所在,东北三省旅游业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发展就取决于此。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解决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依据,在保持传统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不仅要低碳环保,更要挖掘文化内涵,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两条腿走路的健康产业。旅游市场的深度走势所表现的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的深度整合,将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动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因此旅游发展必须与文化开发共生共进,才是可行之举。必须指出的是,东北三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潜在的优势,是东北三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构建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是文化旅游的重要依托,是充分体现三省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手段。要想在新的旅游市场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东北三省充分开发具有一定同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旅游文化圈,增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把三省打造成中国旅游市场格局中的一块坚实基地,是寻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动三省经济建设的需要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综合性与带动性非常突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相关产业息息相关。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的介入和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科学合理构建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使东北三省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整体优势得以发挥,打造东北旅游线路、共同宣传促销和服务体系、共同培育主打产品和品牌,最终形成东北三省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从东北三省早期运作的“4+1”城市旅游联合体到“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到大连、丹东、鞍山、沈阳、本溪、通化、白山、长春、延边、哈尔滨、牡丹江和绥芬河等12个东北地市以及长白山、镜泊湖两个管委会结成的“12+2”的旅游合作联盟,确立了以201国道、京哈铁路和东边东部铁路为纽带,打造东北东部旅游黄金路线目标,长白山脉的旅游资源得以进一步整合,使“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不仅是一个概念,而且成为旅游产业的实体。这些举措使东北地区区域内多元的经济和文化元素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与流动,为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原来各地相对单一的经济和文化元素得到了更大意义的加强,为各地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新的良机。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的构建,可以为调整好区域经济系统的内部矛盾提供方便和协调解决的办法。将东北三省的旅游业置身于三省经济发展的系统之中,通过相关产业的积极介入来推动三省旅游文化圈的构建,以此来获得更大、更快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同时三省旅游文化圈总规模持续扩大,又将反过来呈放大倍数地促使产业发展进一步协调、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增强、产业增长点增加、产业链条延长和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东北三省新型的经济产业格局。
整合旅游资源、建立个性旅游形象的需要
旅游业的表象是经济,内涵是文化,其阶段性发展中所表现的文化内容尤为重要。旅游业所含的文化程度,也成为特色和深度的标志。东北三省地处中国的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同质性相似的旅游资源是构建东北旅游文化圈的基础。但是在共性中求个性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个性化的旅游资源多数比较分散,基本还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开发或没有全面开发,即使开发也是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况,没有进行资源整合和整体开发。东北三省旅游文化圈的建立,将以全新的角度和方式,切入到如何整合东北三省旅游资源的实际问题,对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外来文化、知青文化等进行挖掘整理、整合,将这些文化优势和特色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共性中突出个性特色,提高品位,打造精品,从而提炼各种旅游文化特色,打造多元化旅游地形象。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伴随着旅游文化圈的建立、成熟与发展,必将带动东北三省的旅游产业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以文化整合或文化标识打造的东北三省旅游形象将更加具有个性和特色。(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