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8日 星期一

    为何巴蜀地区休闲最盛?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蓝 勇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8日   05 版)

        这是与巴蜀的历史与环境相联系的。从历史上来看,四面临山的四川盆地,在传统冷兵器时代,当中原战火不断时,从来都是一个中原逃避战火的安身地。相对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汉代成都平原就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唐代有“扬一益二”之称。四川盆地,处东亚大陆亚热带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书·地理志》称“民食稻鱼,亡凶年忧”,故《华阳国志》称“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基本生存容易,空闲时间充足,而相对闭塞的环境,信息相对稀少,自古就养成小乐即安、小富即足的传统,生活节奏较慢。 

        物质生活同样反映到上层精神层面的特色。巴蜀学术文化体现了明显的务实性、世俗化的特征。从汉代画像砖石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多数为蜀人生活、生产的场面,宴饮、歌舞、厨作、农作、出行的场面最为丰富,而北方地区画像砖石则多以歌颂帝王将相的礼教、政德为主要内容。唐宋时期巴蜀地区佛教石刻的世俗化在全中国独一无二,以重庆大足石刻的内容和形式最为明显,与北方龙门、云冈石刻中刻板地传扬佛学威严大相径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