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7日 星期日

    人才是靠山 科技为支撑

    ——徐州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步入“高铁时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7日 04版)

        “我们学校二级学院的院长可真不是好当的!”在徐州师范大学前不久举行的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刚刚与校长任平教授签订了年度学科建设责任书的各二级学院院长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

        作为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苏北老校,徐州师范大学把学科建设奉为“座上宾”,迎来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高铁时代”。任平告诉记者,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徐州师范大学通过实施“人才引领”、“科技先行”、“特色发展”、“结构优化”和“开放融合”五大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学科高原和学科高峰,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人才为本,集聚高层次队伍

        谈到学校的学科建设,任平如数家珍:“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徐州师范大学独辟蹊径,汇聚学科领军人才,以“大师+团队”的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153工程”、“旗帜性人才工程”、“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鼓励和引导相关人才进方向、进团队,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各展所长,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短短两年时间,该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就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有双聘院士量级人才6人,长江学者量级人才7人,海外回国人才12人,优秀博士46人。学校正高职称教师、博士学位教师、兼职博导人数与日俱增,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博士点立项建设队伍。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带头人、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屠树江教授以其广泛的学术影响,受邀担任20个国际重要刊物的审稿人、3个国际专业刊物的编委。此外,他还是美国化学会刊物的编委专家,而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专家总共仅有34位。

        高层次人才为校学科建设“筑巢引凤”: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徐州师范大学13项课题获准立项资助,立项数位列江苏省第四位。无独有偶,江苏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中,该校有21项成果获奖,位列江苏高校前列。

        学科引领,有平台才有高度

        “我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在于有特色,我们始终坚持‘高端引领,高原支撑,资源集中,结构优化’的原则,统筹学科全局,优化学科组态,着力提升基础学科,强化应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学科内涵建设。”任平对记者说。

        近年来,学校学科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架构。2010年,该校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总数已达18个,覆盖到所有学院119个二级学科,特别是工学、管理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未来学科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

        因创造汉语近代音研究“透视分离法”而闻名海内外的杨亦鸣教授整合该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成立了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9年,该所成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也是江苏第一个语言学的文科基地。

        学科平台建设,学生最终是受益者。该校学生借助实验教学中心,完成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50余项,在江苏省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中,有11项获得资助。特别是邱旭同学,在江苏省大学生综合素质知识大赛中一举夺魁,将唯一的特等奖收入囊中。

        科技先行,学科建设服务社会

        以高端科研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为徐州师大全体师生的共识。通过着力构建“项目—平台—团队—成果”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积极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科学研究激励机制,打造出了一批高级别标志性成果。

        两年来,该校获得国家基金项目5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85项,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哲社优秀成果奖,获奖等级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以沈德元教授和刘诚教授为首的激光领域核心技术的掌握者,与中科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合作,搭建坚实的科研平台。氢能研发团队以加拿大归国博士后、世界氢能20人之一的沈建跃教授为核心,凝聚了教授、博士以上的科研工作人员15人,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给能源供给以及国家安全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徐州师范大学还积极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先后与徐州、盐城、睢宁等地签订合作协议,在汉文化产业、生物医药技术、电子技术等领域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优势明显的科研平台和科技创新体系。

        “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说已经步入学科发展的‘高铁时代’。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将屹立于苏北大地。”该校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信心百倍。(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刘业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