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14日 星期四

    “《西京故事》教我们乐观地坚持”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4日   05 版)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刘茜、姚晓丹从教育部获悉,秦腔《西京故事》以贴近当今社会和大学生心态的剧情在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共鸣,自从这部戏于“七一”前在“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剧目进校园”活动中在北京高校亮相以来,师生们热议不断,收到不少来信和网议。

        《西京故事》中那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懂得感恩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了大学生们。北京科技大学一名从山区来的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把秦腔现代戏完整看完。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在自己狭隘的自我空间里,强烈的自尊或是自负或是自卑让我们抬不起头来。但命运的缰绳需要自己抓紧套牢。不管日子过得是否顺当,我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们肩负着父母的期待、社会的期待。”

        北京交通大学的朱志玲说,“有时候我们用金钱、权利、地位等外在条件来衡量人生是否有价值,于是我们变得极端,甚至早已忘记了最初的信仰。一个人的一生常会面临诸多选择,但只要能掌握自己,在任何事情面前勇于担当、敢于面对,便不会在现实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只有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勇于担当、直面困境、学会感恩,才可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长为可堪重任的栋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瑞君认为,《西京故事》是“三好”剧目:编剧立意好、故事视角好、剧种与剧情的契合好。他说:“大量的农民工进城,由于多方面差异、体制机制等因素,农民的‘城市梦’遇到多重困境,这部剧把这个群体心系故土难舍难弃的进退维谷、急于融入一时不被接纳的失衡、淳厚朴素吃苦耐劳的善良品性描绘得细致入微。生活常常让我们无奈,但要懂得永远有所坚持,乐观地生活,这就是《西京故事》教给我们的。”

        与大学生们一起看了两遍《西京故事》的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这部戏很贴近生活,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它弘扬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应该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这部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