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审采用了62人的大评委制以及实名制投票,评委名单将于下月公开。目前,已有178部作品参评。这次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的较大改革,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采取实名制投票最为引人注目。人们普遍认为,这次评奖改革充分体现出了茅盾文学奖在评选上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当前,到底还有多少人关注文学、热衷于文学创作,是一个让人忧虑的问题。此次中国作协对《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进行修订,添加了许多创新元素,无疑会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笔者以为,作为全国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理应与时俱进,改革力度理当更大些。
比如,作品参选年限能否作些调整?茅盾文学奖设立于1981年,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然而,如今文学创作的环境较之前已发生许多变化,这些评选规则就应适当调整。再加上整个文化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还像过去一样长期盯着同一部或同一些文学作品,显然不妥。设立茅盾文学奖的初衷,是为了推出和褒奖新的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如果总是拿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作品来评选,想必很难真正促进文学创作的更新以及新作家、年轻作家的涌现。
再如,对于入围的提名作品,能否由社会各界或广大文学爱好者确定?在上一届24部终评备选书目揭开神秘面纱后,就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表示对这些参评作品不甚了解,称它们缺乏代表性和影响力。尤其一些新锐作家的作品无一入选,引发了质疑。茅盾文学奖是最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奖项,评选出的获奖作品也应该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如果囿于某一个圈子或题材,无疑会降低其公信力,最终损害这一奖项的价值。
从历届评选情况看,那些入围的作品并没有在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公开宣传、介绍过,更不要说压缩、摘要刊登。其实,对新创作的文学作品,应该借助网络进行推广或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有什么样的作品在参评,并且发表意见和看法。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如果文学奖项仍然“闭门”评选,不管读者是否知晓作品内容,不考虑读者的评价,那么,这样的文学奖也不会在大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可见,茅盾文学奖的改革空间依然很大。组织方不妨找准机会,继续深化改革和创新,为这项评奖注入更多鲜活的时代气息,让这一奖项办得更加科学、规范、权威,真正发挥引导和促进文学创作繁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