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星期四

    全球农业文明时空对话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13版)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承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日前在京举行。这是首次在GIAHS保护试点国举行,且规模最大的一次GIAHS国际论坛。一场全球农业文明之间的时空对话就此展开。

        论坛上,中国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日本佐渡岛朱鹭乡村景观、日本能登岛乡村景观和海洋景观、印度克什米尔地区藏红花农业系统、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绿洲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至此,全球已有15个地区跻身保护试点名录。

        所谓“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Parviz Koohafkan介绍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在2002年发起。其遴选标准主要有五个:粮食的安全,能够给当地人们提供相应的营养和健康;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资源的多样性;本土知识体系与农民技术;文化多样性;风景和景观的美学价值。

        论坛期间,智利岛屿农业系统、斯里兰卡传统水利系统、日本佐渡岛朱鹭乡村景观等全球诸多传统农业系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知识,一一展示,得到与会者热烈响应。

        “古老的生产系统,在今天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洪绂曾说,“现在我们不仅不能让这些系统遭到破坏,而且要积极主动地把内涵发掘出来,使它服务于现代生态农业。”

        “中国有数千年农业文明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文化的巨大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GIAHS项目指导委员会主席、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华认为。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4处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稻穗低垂,稻株间群鱼游弋,这种“稻香鱼肥”的稻鱼共生系统,早在距今640余年的明洪武年间县志中便有记载;历经上千年演化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呈现出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由高到低“四素同构”格局;江西万年县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独特的稻作文化系统也派生出年糕、冻米糖等产品和耘禾歌、南溪跳脚龙灯等艺术形式;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距今有上千年历史,不仅培育出优质稻种和鱼鸭农产品,而且形成彩色饭、糯米粑等派生产品,侗族大歌——四季劳动歌、开秧节等传统习俗和艺术形式。

        “高畦深沟、间作套种、稻鱼共生……这些中国典型传统农业实践,有着出色表现及科学秘密。”中国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感慨,前人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灵感。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莫让这些传统知识慢慢流失。

        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正积极推进。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教授曹幸穗说,这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对村落进行整体保护与开发,不仅保护农业,还保护村庄建设和整个生活环境;生产习俗和物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比如江西万年县有很好的水稻物种,我们对这种村庄进行保护;农村民间文艺的保护,包括民族工艺、艺术欣赏甚至审美情趣;对农产品加工和饮食习惯的保护,比如有些村庄有特定的食品加工方式,我们要对其进行保护。

        如何保持农业文化遗产活力?如何推动传统乡村景观管理和发展?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合作?这些话题成为各国与会者讨论的焦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认为,应该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文化多样性保护前提下,促进遗产地农民的生活。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难以实现、难以持久的。(本报记者 贾 宇 杨慧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