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于幼军章回体裁的新著《社会主义五百年》(原名《社会主义四百年》)丛书第三卷《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感悟良多。上世纪80年代,作者就与人合作推出了该丛书第一卷,用通俗的语言,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娓娓道出。从第一卷到第三卷,历时20多年,作者从一名青年学者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其中包含几多实践感悟,几多理性思索。
历史的求实
《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严格遵循了“求实”这一治史的根本原则。该书采取章回文学体裁,不仅仅具有文学形式意义,实际上也具有借此方法尽量还原历史事实真相的形式意义。这种形式不仅表现在开头的“话说”和结尾的“下回分解”这种纯形式表达,而且贯穿在内容表述的始终。其特征是对历史事实的表述尽可能增加故事性,这既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又增强表述内容的真实性。该书的一项最大工作,也是最具价值的工作,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文革”前夕这段历史进行了全面、客观、中肯的考察和分析。可以说,书中表述的各种事件、事实及作者的评述,都是经过作者严密考证的。例如,从第一回到第五回,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八七”会议,这是党的初创时期。作者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党作为一个政治集团的学习、探索、实践过程。如对陈独秀早期活动的阐述,他的是非功过,作者都作了尽量客观真实的反映。又如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很多仍健在,看着这段真实的陈述,备感亲切。这对于今天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探索的求是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或贡献,在于努力探索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的基本经验。书中各章回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均有画龙点睛的评述。这种评述,不仅表达了作者的看法,更是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提炼概括。例如,从第14回到23回,叙述的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理想到现实的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社会主义在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发生、发展,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在这样的与马、恩当年设想大不相同的国度里,如何走向和建设社会主义,难免要经历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难免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对此,作者在书中作出了客观中肯的叙述和精辟深刻的评说。透过这些叙述评说,我们至少可以悟出三个重要的经验教训:一是一个政党、一个领导人,不能仅仅靠激情和理想,必须一刻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作风,同时必须从制度上给予保障。三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政治品质的修养。良好的党风必须以各级党的领导人良好的政治品格来体现和滋养。
坚定的信念
以史炼志,总结经验,揭示规律,发掘价值,坚定理想,这是研究、学习历史的一大功能。我们透过《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可以清晰看到和深切感受到作者在历史沉思、历史觉悟中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忠诚与升华,对人类共同美好理想的执著不懈的追求。这一切给读者以巨大的心志锤炼、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本质和历史规律之使然,写这样一本书,是在写历史,写真理,她需要一种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态度。同时,社会主义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理想和憧憬,自古有之,延绵千年。作者写这样一本书,是在写人们的美好追求,在写信仰和理想。无疑,社会主义运动还在进行着,社会主义思想还在发展中。写这样一本书,书中内容涉及到许多敏感的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因此需要作者具有很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以及政治智慧。此外,社会主义的命运也就是千百万人民的命运,写这样一本书,需要作者具有对人民命运的终极关怀。社会主义运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写这样一本书,需要有很多的广泛的实践带来的深刻思考。我们高兴地看到,作者尽了最大努力,取得了成功。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