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6日 星期四

    光影颂扬九十载光辉历程 银幕抒写几代人赤子丹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6日 15版)

        《郭明义》(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出品)

        《郭明义》是一部描写普通共产党员的电影。从1990年到现在,这位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已从自己的血管里,奉献出6万毫升鲜血,这是他身体血液的十倍多。他家徒四壁,却把电视机送给了贫困家庭,他无偿资助了180多名贫困儿童,其捐助金额高达40万元……

        电影《郭明义》用朴实和细腻的影像语言,再现着这些真实故事的感人情景。

        《大太阳》(长影集团公司出品)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一对准备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妇,在这场举世震惊的浩劫中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孩子。在山河移位、大地悲泣后。这对夫妇不仅破镜重圆,还创造出全新的生命,在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中,迎来了又一轮光华四射的大太阳。 

        《乌鲁木齐的天空》(天山电影制片厂出品)

        乌鲁木齐一个普通院落里的各族居民,一起生活,同苦同乐。文革时期,一个病弱的青年艺术家流落到这个院落里,他感受到各民族兄弟姐妹,亲人般无微不至的救助和关爱,大家共同渡过了极左政治压抑的艰难的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明媚春光。

        当误会,被冰释;当记忆,被定格;当真情,被验证。我们看到善良而美好的人们正心手相连,向着美好和谐的新生活款款走来。

        《西柏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河北西柏坡影视制作中心出品)

        解放前夕的西柏坡村,几个儿童团员瞒着大人偷偷上前线参军。在路上,他们发现了三个鬼头鬼脑的家伙,身上系着降落伞。于是三个小伙伴和三个狗特务展开了一场既惊心动魄又妙趣横生的追逐战。

        《情归陶然亭》(山西电影制片厂出品)

        他是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领袖,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她是上世纪初叶闻名一时的进步女作家。这就是高君宇与石评梅,他们因文学结缘,因共同的信仰而成为革命情侣。

        《传奇将军赵尚志》(北京红日影业公司出品)

        影片《传奇将军赵尚志》为我们展现了一段凛冽的东北风情,也让我们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在黑土地上纵横驰骋的壮士豪情。

        1942年,年仅34岁的赵尚志将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献出了他那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冷雨勇倍增的传奇一生。

        《通道转兵》(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境内时,曾召开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中央军委按照通道会议的精神,放弃了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使蒋介石在湘西消灭红军的企图破灭。通道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关键性的前提条件。

        《情怀》(龙江电影制片厂、北京红心爱心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

        1947年3月8日,胡宗南进攻延安,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战略转移,途中和百姓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一幕幕感人的情节催人泪下,一位和蔼可亲、鲜活立体的毛泽东形象栩栩如生。那段感天动地的《情怀》,让您看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毛泽东,不一样的红色经典!

        《吴大观》(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

        1946年,在美国学业有成的吴大观怀着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毅然回到他挚爱的那片深情的土地。他回国的第一个请求,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吴大观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1959年,红旗2号喷气发动机上台试车。这是吴大观献给国庆十周年的一份贺礼……

        《守望天山》(北京中侨联文化交流中心出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支守卫天山的部队遭遇雪难,主人公和三名战士爬冰卧雪,寻求救援,在漫天的风雪中,几乎只剩下生命的最后一口力气。这时,班长把仅剩的一个馒头留给了主人公,这让他最终活了下来。

        影片不仅讲述了一个被雪封了30年的鲜为人知的西部国防故事,更是一段在雪域高原苦守25年跨越生死的感恩故事。

        《少年邓恩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新友玺月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扬州电视台出品)

        他是中共一大中年龄最小的代表,时年19岁;他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同时,他还是一大代表中唯一见过列宁的党员,他就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恩铭!

        影片《少年邓恩铭》展现了一个15岁少年非凡的抱负和才能。作为普通农家子弟的邓恩铭,目睹了黑暗社会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压榨,心中投下了革命的火种。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愤然投身到救国救民的革命洪流中。

        《北川重生》(山东影视中心、山东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出品)

        在北川海拔最高的村落里,来自齐鲁之地的援建人员身负笨重的救生棚,徒步向最高峰艰难的行进。也正是他们,在风雨中,一手扶着灾区孩子们臂上的吊瓶,一手为他们支起一把把雨伞,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天空。影片《北川重生》将一幅川鲁人民不离不弃、自强不息的宏大画卷展现在观众眼前,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左利军》(北京元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艺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邻里纠纷,他尽心排解;居民有难,他身先士卒,这就是左利军,一位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的短暂却闪光的一生。左利军从警五年,先后调解了500多起社区矛盾纠纷,他用他的嘴皮子、脚底子、耳根子、心窝子,深深地扎根于社区民众之间,把自己有限的一生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他是新时期首都公安民警的缩影,他头顶上的金色盾牌,同样散发着动人的光彩。 

        《中原女警》(河南影视集团、河南电影制片厂)

        一场瞬间的善恶交锋,一起置生命于度外的殊死角力,顷刻间,暴徒被击毙,28名人质安然无恙。当人们走近这位制暴英雄时,却发现这是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她就是中原女警王玉荣,她以纤弱的身躯,扛起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以她的机智和果敢,实现了人民警察保驾护航的神圣天职。

        《中国三峡》(中央新影集团等出品)

        在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下,几代中华儿女励精图治,筑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从人文高度、哲学深度、客观角度、公正尺度、大国气度五个向度的高远站位,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集全民之智、举全国之力修建三峡工程的核心动力和壮美历程。

        《决战黄桥》(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出

        品)

        1940年9月,苏北的国民党顽固派纠集了三万多兵力分三路进攻黄桥,而迎战的新四军仅有7千人。但狭路相逢勇者胜。一纵司令员叶飞率部突袭前来进犯的敌独立六旅,用“黄鼠狼吃蛇”的方法将顽军的“长蛇阵”斩成几段,逐个歼灭,而三纵司令员陶勇更是勇猛异常,赤膊提刀,率部向敌军一路砍杀。黄桥一战,新四军共歼国民党顽固派军队1.1万余人、俘虏国民党军3800余人。这场以弱胜强、孤悬敌后的破围荡寇之战,充分显示了新四军将士们的大智大勇。

        (文字整理:唐蓉 蒋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