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心脏外科事业的垦荒者:第一个在国际心外科领域提出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解剖矫治概念和方法;第一个在网上直播心脏搭桥术;第一个将人工心脏置入患者体内两年后又成功地为其移植心脏;第一个为出生11小时新生儿进行大动脉调转术,创造了我国心脏外科手术最低年龄,极低体重儿纪录;第一个采用长达17天的“人工肺”治疗手段救治心病患者;第一个在国内进行单心室分隔术……
太多的“第一”甩在他的身后,而他,一路向前,在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起死回生,缔造奇迹。
他是我国心血管外科界鼎鼎大名的吴清玉,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我国疑难复杂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主要开拓者。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把最常见的复杂先心病—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疗效提高到国内外最好水平,使手术成功率从90%提高到99%以上,成功解决了大动脉调转手术中的冠状动脉移植等技术难题,攻破了我国治疗先心病领域的诸多禁区,使一个个错综复杂的“病心脏”得以重新组装,一个个即将逝去的生命重获新生,赢得了无数患者及其亲人感恩的心。
那个来自唐山丰润农村的产妇不知是该忘记还是永远记住自己生产的那一天。临盆之际,孩子难产。无奈之下进行剖腹产。男婴,全家人的兴奋还未尽兴,孩子已经口唇及全身发紫,心脏连续性杂音。大夫说,是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很严重!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筹莫展之际,一位曾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过心脏手术的同乡介绍他们赶紧去找吴清玉。全家人带着刚刚剖腹产的男婴连夜乘救护车赶至清华大学第一附院,经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必须赶紧做大动脉调转手术,否则孩子生命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刚出生四天的婴儿体重只有5斤多,心脏像小鸡蛋那么大,最大的主动脉只有筷子那么细,冠状动脉仅有两毫米,要把主动脉,肺动脉全部切下来重归原位,手术极为复杂。
吴清玉做了,他又一次做到了。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近4个小时的情况下,吴清玉历时6个多小时为患儿重塑了新的心脏。
来自江苏泗阳的19岁女孩,患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双出口,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狭窄,心包积液,大动脉转位右旋心,共同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单心房,无脾脏,血小板仅4万(正常人是10—35万),手指脚趾因缺氧造成末端粗壮得像鼓槌。19年来,疾病折磨得她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出门。辗转来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巧有美国专家到该院心脏中心访问,美国专家对她的病情进行了病历讨论,认为患者病情属罕见的复杂畸形,年龄太大已经没有手术机会。
吴清玉放不下患者,犹如军师作战制定了几套手术方案,为患者实施根治手术:用心包对单心房进行分隔,将一组房室瓣一分为二,建立了二尖瓣和三尖瓣,并进行修补成型,使其关闭完全并无狭窄。用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扎左上腔静脉,闭合患者原有的肺动脉后,使用人工血管在右室和肺动脉间建立通道,在人工心脏(体外循环机)235分钟,心肌阻断135分钟的情况下,历时8小时,手术成功了。手术室外,亲人紧绷的心终于放下了,全家人由悲而喜,情难得以。
还有一个比正常人少了一个心室的10岁男孩儿。父母背着走几步路都累得不行,走遍全国各大医院,一份来自加拿大的传真让一家人彻底绝望了——“不能手术”。万念俱灰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找到了吴清玉。四套手术方案,十几个小时的准备工作,7个小时的手术,改写了男孩儿的生命轨迹,再也不用看着奔跑的同学独坐一旁,再也不为升学的困难烦恼落泪,生命,给了他一切可能。
在吴清玉领导下的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这样的奇迹太多太多。
这里的患者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病情被判“死刑”的人,几乎每一台手术都要在四、五个小时以上。年过五旬却精力充沛的吴清玉说,他不怕累,应当感谢社会、感谢国家、感谢患者,不然自己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有机会救这么多人……
他说,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病人的快乐——医生用毕生的精力和奉献使患者生命得以延续、家庭因此而完整,医学因此而发展,社会和生命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医生所注重的真正有意义的快乐。
他说,医生会和其他职业一样,有时可能会犯错误,但是医生有些错误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影响。医生的职业决定医生必须首先是个好人,医德和医术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医学教育和个人修养有关。
他说,医生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不必太在意,关键是医生应该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经过努力,使国内外同行共同面对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自然会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能否给患者带来最好的疗效和最大的帮助,时刻考虑到患者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他说,人的精力有限,一个医生如果太过功利就不可能把太多的心思用在治病救人上,就会给患者带来危害。
每一次手术,吴清玉从容不迫,为同行,为患者留下一个又一个惊叹号,而他自己却以四个字概括——“如履薄冰”。
本报记者 丰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