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星期一

    临潼模式: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探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07版)
    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皇甫晓涛教授

        文化已成为世界战略格局重组最后的财富资本杠杆,旅游业最忌讳的是空心化、仪式化,就需要文化内容生产的供应与产业链的发展,文化已从文化为圣发展为文化为用、文化为新与文化为王。文化是旅游业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跨越发展的内容生产基础,也是旅游业低碳文明发展的保障,是文化主导旅游城市化方向的创新基础。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是非物质经济,旅游生态景区资源是物质资源。要将旅游景区的物质资源变为文化产业,形成文化资本、文化服务与文化版权与版权经济链,是有着很大的创新资源鸿沟与跨越距离的。临潼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突围,已形成从先赋物质资源到后赋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创新与跨越,形成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新现象、新热潮与新发展、新模式,形成文化产业与文化服务的新增长点与新方向。

        高起点规划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科学灵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区域科学、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及史学等许多学科,但第一个就是规划科学。临潼,西安国际旅游文化大都会、文化大区的战略定位,为文化旅游与融合大发展奠定了大文化、大旅游、大资本、大战略、大市场、大服务的科学创新基础。

        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资本弱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物质经济对外贸易额已近两万亿美元,已排在世界的第二位,但文化与非物质经济却是贸易逆差。我们的旅游文化产业,就是要从文化资源挖掘、动员、规划始,以人类学、文化学、史学、艺术学、规划科学的跨学科融合,完成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的知识生产与内容生产,同时又要在金融化、资本化、证券化、权证券的创新中,走出文化资本的创新之路。文化是不投入有产出,少投入大风险,大投入大产出。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变资源为资本的文化创新之路。

        综合的现代服务业、知识服务业、艺术服务业配套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石。在旅游业由物质经济向非物质经济转型、过渡与提升中,现代服务业、知识服务业、艺术服务业服务网络体系的配套与建构是又一个隐藏而又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科技支撑的知识城市化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基础。《长恨歌》的声光电与演艺艺术的完美融合,可以看出西安知识城市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基础。文化产业创新,我国最大的发展问题就是智力生产力与知识生产力的发展薄弱。

        从在地产业到在场产业、在线产业跨界融合的文化创新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关键。大型实景历史演艺舞剧《长恨歌》,有华清池在地产业的旅游环境与文化资源,有歌舞演艺与舞台仪式的在场产业艺术创新,有光盘、影视、音乐在线产业的艺术与技术融合,这是旅游文化生产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关键,也是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规律。如能在版权经济链上再向前跟进一步,能有更好的品牌、动漫影视与图书影像的在版产业创新,在非物质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版权经济跨越发展上就会更加成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