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02日 星期四

    有光明 风雨伴我行

    ——北京残疾青年俱乐部的光明情缘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02日   11 版)
    林达手稿和当期《光明日报》
    三位“主人公”重聚。从左到右依次为:王启立、刘京生、陈力功。 郑卫摄

        这是一份无法忽略的邀约。

        “我们等的不是媒体,而是三十年来一起走过的老朋友。光明日报,我们的很多记忆和它联系在一起。”电话里,北京市西城区残联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林达的声音如此恳切。

        于是,暖意融融的春日,记者带着这份报纸赋予的荣光走进“北京残疾青年俱乐部三十年重聚”会场,见到了几十位光明日报的特殊读者,也听到了一段段浸满真情的故事。

        一份旧报 三位“主角”  

        一次由残疾人“草根团体”自发组织的小规模活动,竟然上了国家大报的头版,回忆起28年前的那一天,已经是北京市残联副主席的刘京生仍连声说着“没想到”。他们特意找出那份珍藏至今的报纸,复印了几十份,发给到场的每个人。

        林达和他想到了一起。在她的精心策划下,此刻,这篇报道正投影在会场的大屏幕上,展现在刘京生和30多位肢残朋友眼前。《一支特殊的义务服务队》,细致地描写了1983年3月6日北京残疾青年们走上街头义务服务市民的场景。巧的是,报道里提到的三位“主角”,今天都来了。

        “那时全市都在学雷锋。也不知是谁第一个提议的,说咱也去参加吧,结果呼啦一下去了二十来号人。”双腿和右臂都有残疾的王启立回忆。那天,他摇着轮椅、提着修自行车的全套工具去了,一口气修好了20多辆自行车,累得满头大汗,也成了光明日报记者笔下的第一位主人公。

        指着报纸上自己的名字,已经是一家企业负责人的陈力功感慨万端。他记得,当隔天得知自己为市民们义务配钥匙修锁的消息上了报纸后,他和几位伙伴兴冲冲地赶到林达家里,大家抢着看报,把600多字的报道读了一遍又一遍。

        “那时候和现在不同。全国性的残疾人组织还没有建立,残疾人的权益和要求很少有人关心。能关注我们,尊重我们,把我们看作是对社会有用的一分子,光明日报走在了最前头。”刘京生说。30年来,他由一个失去双臂的无名青年,变成了备受尊敬的口足书法家,也亲眼看到了我国残疾人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而光明日报最早给予的关注,始终令他温暖。“你知道吗?就在那一年,还有记者问我:你们残废人也有俱乐部,‘乐’什么呀?而光明日报,却从来都是用‘残疾青年’这样的词。小细节,大情怀。”

        一个专栏 不尽薪火

        其实,比这篇报道更早引起残疾青年们关注的,是光明日报推出的一个专栏。

        1982年10月的最后一天,在家休息的林达照例翻看着刚刚送来的光明日报。父亲是从毛里求斯归来的爱国华侨,很喜欢这份“专门给我们知识分子看的”报纸,一订就是20多年。林达也跟着养成了看报的习惯。“残疾青年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几个大字突然映入眼帘,林达的心好像被什么坠了一下,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上面。

        此时的林达,已经被病痛折磨了20多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使她全身多处关节致残,更使她年轻的心备受煎熬。好在,1981年的“国际残疾人年”活动中,她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病残人朋友,他们自发组建了“北京残疾青年俱乐部”,一年多的共同活动、彼此鼓励,很大程度上扫除了大家心头的阴影。“残疾青年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不正是他们苦苦求索的问题么!

        林达细看起来。原来,这是一个由读者来信引发的专栏。“我也许终生没有站立起来的希望了……该怎样生存下来,而且生活得有意义?”在信中,内蒙古青年于秀倾诉了瘫痪给她带来的莫大痛苦,追问生活的方向和意义。这封信引起了光明日报编辑的重视,他们为此开辟专栏,呼吁社会各界的读者畅谈感受,为残疾朋友们找寻生活的意义与勇气。

        读罢于秀的信,林达心潮难平,她找来俱乐部的伙伴们,一起商议。“把我们的故事告诉于秀,告诉全社会!”一拍即合。于是,由林达执笔,汇总了大家的意见,一封写给于秀的信很快出炉了。《同病残斗争乐趣无穷》,在信里,他们告诉于秀,吴运铎、高士其等名人是怎样关心残疾人的,作曲家谷建芬是怎样为残疾人之歌《希望的曙光》作曲的,青年们又是怎样克服困难,自强自立的……信的最后,他们为于秀提出了生活建议,还热情勉励:“高士其同志说:‘我每天都在斗争,而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让我们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林达亲自乘公交车赶到报社,把信交到了编辑手中。编辑们对此很感兴趣,不仅很快刊发,还邀请俱乐部成员、当时已经开始练习书法的刘京生为专栏书写了栏头。

        “11期专栏,23篇文章,历时近三个月。”林达对这组数字念念不忘。她特别感动于编辑们组稿之认真——不仅邀来张海迪、朱明明等全国各地残疾青年诉说心声,还邀请残疾名人高士其、剪纸艺术家申沛农、特教专家朴永馨等从不同角度撰文指导,为于秀和广大残疾人提供多方面的帮助。那段日子,她和俱乐部的伙伴们期期必看,从中汲取了不尽的力量。

        从此,光明日报,在病残青年们心中成了最贴心的朋友。

        一种情怀 千般期盼

        希望的种子深埋进土里,总能开出花朵。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我国残疾人事业逐渐发展起来——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林达和同伴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光明美好。“这一切,离不开媒体的关注和呼吁”林达感慨。她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咱们媒体有力量》。“特别感谢你们,对残疾人的关注从没有中断过,是媒体记录和推动了这整个进程”。她还翻出家里一直订着的光明日报给记者看,一一历数:残奥会时的大量报道、平日里的点滴记录、对她和刘京生以及更多优秀残疾人的专访……她说,每一次关注,都是她和朋友们坚强生活、回报社会的力量源泉。

        刘京生期盼着,能有更多媒体走进残疾人的生活;他也期盼着,光明日报能把敏锐、真实、贴近读者的传统永远保持下去,永远和残疾人、和一切需要它的读者做朋友。(本报记者 王斯敏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