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335 杨兆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31日   25 版)

        杨兆顺,男,汉族,1957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桃浦镇紫藤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

        担任党总支书记以来,杨兆顺16年如一日,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服务承诺,以开展“旗帜、堡垒”活动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抓手,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曾经的老大难小区已成为了文明和谐的乐园。

        紫藤苑初建时,曾一度是治安复杂的“高危区”、刑事案发的“重灾区”。杨兆顺上任以来,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牵动性工程,以开展“旗帜、堡垒”活动为主要载体,要求每个党员“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护好自家楼”,并安排一些身体较好的党员组成巡逻护卫队、护绿护洁队、法制宣传队。在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下,小区骨干分子踊跃参与,形成了以党员为核心、楼组长为骨干、志愿者为网点的社会管理模式,织就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平安网络。同时,杨兆顺还善于将党建活动与创建平安小区、和谐小区和迎世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增添党建活动的时代特色,推动中心工作与党建互促互进。

        为了掌握外来人员流动信息,杨兆顺将社区所有房东的房客姓名、居住室号、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制成卡片上墙,根据居住人员的日常表现优劣按红、白、绿、黄动态分色管理。四种颜色,每星期调整一次,及时反映流动人员动向和思想变化。他倡议建立了“稻草人”工程,把小区内的8位清洁工和固定维修人员、小区商贩组织起来,佩戴治安执勤红袖标,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面对小区困难群众多、帮教人员多的情况,杨兆顺用爱心和耐心慢慢化解。夏贤明16岁时误入歧途,多次入狱,对生活失去信心。杨兆顺17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并及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终于感动了夏贤明,主动要求参与社区管理。现在,夏贤明已担任了小区护村队的队长。为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杨兆顺推出寒暑假“红孩子”活动,把中小学生编成红孩子广播站……

        紫藤苑小区多次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小区和上海市文明小区、平安小区。杨兆顺先后获得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提名等荣誉称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