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333 李 影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31日   25 版)

        李影,女,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厕管理员。

        一位“80后”年轻姑娘,不嫌活脏,不怕事小,以诚敬的心干着方便他人的工作,以诚实的力量彰显劳动的光荣,把小小公厕打理成为大上海的文明窗口。

        1998年,17岁的李影从苏北农村来到上海打工,其间她做过服务员、推销员、当过投币厕所管理员。2005年10月,李影成为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共厕所管理员。这里的公厕与一般公厕一样,简单的设施,潮湿的环境,有时还会泛起阵阵异味,但自从李影管理起这间公共厕所,变化悄然发生。从大家关注的环境入手,李影一步一步提高公厕的服务水平。当观察到顾客特别是老年人用厕后,地面时常会留下尿渍,既容易产生异味,干了以后又不易清除,她自创“跟踪式”保洁法,即每来一位客人,就进行一次打扫,这样的保洁方式劳动强度很大,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数千米的路,但李影觉得能保持公厕干净无异味,自己累点也值得。当发现公厕便民设施不多,李影自掏腰包在公厕内点起了檀香,贴起了“小心地滑”的提示,摆上了洗手液,在洗手台下方添置了一个大鱼缸,原本呆板的公厕环境立即变得整洁生动。

        看到顾客的自行车、助动车停放不便,李影便自己动手把公厕门前的一片泥地改造成了一个停车点,将废旧长椅修缮成为休息座椅,极大方便往来顾客。公厕50米外是龙潭小区居委会的便民输液点,许多老人们常常举着吊瓶跑到公厕方便。李影发现这一情况后,上班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朝居委会的方向望望,只要看到有举着吊瓶的老人过来,就主动迎上去,将老人扶进厕所。几年下来,李影“望一下、问一声、扶一把、送一程”的服务程序得到输液老人的交口称赞。

        双腿残疾的居民朱祖康住在公厕附近,从他家到公厕20米长的路面坎坷不平,李影就动员丈夫与自己一起,利用正月初一到初三的休息时间,用方砖砌成宽约1米、长约20米的平坦通道。这红砖小道既方便了朱祖康,也方便了其他用厕人员,看似小事却凝聚了李影对邻里的真情。龙潭小区内住着一对老年夫妇,由于年事已高,许多家务干起来力不从心,李影知道后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这对夫妇洗衣晒被、打扫房间,买菜并做些家常小菜给他们吃,把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

        5年来,李影始终以热心、细心、虚心、耐心、诚心来管理公厕、方便群众。小小公厕荣获了闸北区十佳文明窗口称号。李影获得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李影,女,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厕管理员。

        一位“80后”年轻姑娘,不嫌活脏,不怕事小,以诚敬的心干着方便他人的工作,以诚实的力量彰显劳动的光荣,把小小公厕打理成为大上海的文明窗口。

        1998年,17岁的李影从苏北农村来到上海打工,其间她做过服务员、推销员、当过投币厕所管理员。2005年10月,李影成为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共厕所管理员。这里的公厕与一般公厕一样,简单的设施,潮湿的环境,有时还会泛起阵阵异味,但自从李影管理起这间公共厕所,变化悄然发生。从大家关注的环境入手,李影一步一步提高公厕的服务水平。当观察到顾客特别是老年人用厕后,地面时常会留下尿渍,既容易产生异味,干了以后又不易清除,她自创“跟踪式”保洁法,即每来一位客人,就进行一次打扫,这样的保洁方式劳动强度很大,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数千米的路,但李影觉得能保持公厕干净无异味,自己累点也值得。当发现公厕便民设施不多,李影自掏腰包在公厕内点起了檀香,贴起了“小心地滑”的提示,摆上了洗手液,在洗手台下方添置了一个大鱼缸,原本呆板的公厕环境立即变得整洁生动。

        看到顾客的自行车、助动车停放不便,李影便自己动手把公厕门前的一片泥地改造成了一个停车点,将废旧长椅修缮成为休息座椅,极大方便往来顾客。公厕50米外是龙潭小区居委会的便民输液点,许多老人们常常举着吊瓶跑到公厕方便。李影发现这一情况后,上班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朝居委会的方向望望,只要看到有举着吊瓶的老人过来,就主动迎上去,将老人扶进厕所。几年下来,李影“望一下、问一声、扶一把、送一程”的服务程序得到输液老人的交口称赞。

        双腿残疾的居民朱祖康住在公厕附近,从他家到公厕20米长的路面坎坷不平,李影就动员丈夫与自己一起,利用正月初一到初三的休息时间,用方砖砌成宽约1米、长约20米的平坦通道。这红砖小道既方便了朱祖康,也方便了其他用厕人员,看似小事却凝聚了李影对邻里的真情。龙潭小区内住着一对老年夫妇,由于年事已高,许多家务干起来力不从心,李影知道后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这对夫妇洗衣晒被、打扫房间,买菜并做些家常小菜给他们吃,把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

        5年来,李影始终以热心、细心、虚心、耐心、诚心来管理公厕、方便群众。小小公厕荣获了闸北区十佳文明窗口称号。李影获得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