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312 旦 增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31日   23 版)

        旦增,男,藏族,1956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军分区副政委。

        青海玉树,高寒缺氧,自然灾害频繁。在这里工作,要面临恶劣环境的考验,接受生命威胁的挑战。但青海省玉树军分区副政委旦增放弃在条件较好地区工作的机会,在这里一干就是30多年。旦增坚持留在自然条件极为艰苦的玉树,是为了践行对党和当地群众许下的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玉树很穷,当地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处于国家贫困线以下。为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旦增在玉树杂多县人武部工作的13年里,克服重重困难,年年骑马翻山越岭,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进行民兵整组、开展扶贫工作。他先后组织民兵建立扶贫点60多个,扶持群众1000余户,有30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400多户解决了温饱问题。杂多县人武部被兰州军区树为“振奋革命精神,开创民兵工作新局面的标兵”。

        2001年初,旦增被任命为青海省海西军分区副政委。面对较好的生活条件,他毅然向组织提出回到玉树工作的请求。如愿以偿后,他积极发挥军地双方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玉树地区的和谐稳定作出突出贡献。2005年,杂多县发生虫草纠纷事件,旦增深入一线调研,掌握实情动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真诚组织协商,提出合理建议,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玉树地震发生,旦增家的房屋全部倒塌,8位亲人遇难、10多位亲属受伤。他顾不上照看亲人,一直冲在救灾一线,两天没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双手被磨得鲜血淋漓,先后从废墟中救出20多名幸存者。随后,他充分发挥地形熟、语言通的优势,引导10多批外援部队顺利抵达任务区,为军地协力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同是军人的一对儿女,也昼夜兼程赶回玉树参加救灾。他们一家3名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事迹,在救灾部队和灾区群众中广为传诵。

        如今,旦增已经55岁了。尽管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他依然经常深入到牧民家中问寒问暖,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他说:“党给了我一切,我要用一辈子来履行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