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0日 星期一

    “小”学院实现“大”突破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学科建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0日 15版)
    ▲药学院学生在制药企业参加实习。
    ▲民族药学实验室。2009年,该实验室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药学三级实验室。

        2010年9月,备受关注的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实现了从2009年立项2项到次年获批6项的巨大飞跃。凝炼学科特色、努力打造学术品牌是药学院创新发展的“助跑器”。

        倡特色立院 高举民族医药研究之旗

        为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和民族医药人才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对民族医药发展的需要,2008年12月30日,在整合学校相关专业的基础上,中南民族大学成立药学院。新成立的药学院,只有教师20余人,本科生600余人,在教师数量和学生规模上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学院。然而,以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医药人才为中心,以民族医药研究为基础,以中南地区的壮、土家、傣、苗、瑶、畲族等民族医药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院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

        在民族类高校中,中南民族大学是为数不多的建立药学院的高校;在全国高校的药学院中,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是为数不多的以民族医药为特色的学院。学院的发展定位,既充分体现了中南民族大学“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又为学科发展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在学科建设上,要着重在特色学科和学科特色上狠下功夫;要特别注重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结合点,把重点放在努力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于解决民族地区突出的实际问题上。”校党委书记陈达云教授在谈到药学院的发展方向时强调。自建院以来,学院根据“人才是关键,项目是支撑,科研平台是依托,制度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动力”的学科建设规律,紧紧抓住教学、科研这两大中心工作,努力实现学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学院学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学院现有专业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多数具有留洋背景;拥有民族药物化学与药理实验室、中南民族大学戴安中国有限公司联合色谱实验室、武汉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研究所、中国人脑库中心、湖北省产业共性技术民族药物研发推广中心、武汉市民族药物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其中民族药学实验室于2009年7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民族药学三级实验室,成为国内首批高水平的民族医药科研实验技术平台之一。通过这些平台,学院已获得包括“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0余项,争取国家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并逐渐在壮药、土家药、傣药、维药等民族医药研究、开发等方面确立了优势。学院十分重视产、学、研工作,依靠学院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服务区域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药学院已联手8家民族地区制药企业开发出民族医药产品40余种,大部分新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2009年12月,学院民族药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重点学科。

        破传统模式 育应用型复合型英才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药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课题。校长雷召海教授指出,人才培养应“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统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并重,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药学院现有药学、药物制剂、化学生物学3个本科专业和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在人才培养上,药学院始终坚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研究潜力,具备一定复合知识,既掌握现代医药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具有民族医药特长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高级人才的理念。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药学院不仅着力培养学生“会学习”,更强调学生“会做人”、“会创新”。近两年内,药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大学生课外科研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湖北省第五届人福科技“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孙强同学的作品《鄂伦春民族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荣获三等奖;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杨阳同学的作品《傣药人面果酚性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荣获湖北省二等奖;在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中,贺应应同学荣获非专业组一等奖;在2010年湖北省高校首届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梁汉同学获得生物学竞赛一等奖。同时,学院还有多篇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在课程建设上,学院除开设一般药学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民族医药基本理论、民族药物学等多门特色课程,使得学生既可以沿着药学专业方向发展,又可以朝着民族医药研究领域发展。此外,学院还在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制药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10余个,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搭建平台。这种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2009、2010年连续两年,药学院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5%以上,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聚团队之力 打造学院腾飞之翼

        2009年,国家民族医药“十二五”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启动,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成为主要参与者之一。率先进入民族医药研究领域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中南民族大学,已逐渐获得“话语权”。高水平、高效率的科研团队,是药学院开展民族医药研究工作的重要保障。

        围绕科研平台建设,药学院确定了民族药材的资源与品质、民族药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创新民族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等5个研究方向,并据此组建了5支科研团队,以项目为牵引,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没有向心力的科研组织模式,代之以“组团作战”的方式,攻克了民族医药领域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以梅之南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民族药物化学团队,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民委项目3项,湖北省项目2项,武汉市项目4项,所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09、2010两年内,学院科研团队成员共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47篇被SCI收录,还有1篇入选了权威期刊《药学学报》遴选的年度10篇优秀论文。

        2010年10月,药学院万定荣教授科研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湖北省土家族植物药资源鉴定分析方法及开发利用》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药学院“武汉市民族药物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项目通过武汉市科技局验收。2010年12月,梅之南教授当选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材与饮片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特色立院思路的引领下,药学院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的显著成就受到各方广泛赞誉。学院各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给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院领导的精诚团结;离不开全体师生的敬业奉献。下一阶段,学院将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推进科研品牌建设、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学院持续发展,为服务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