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7日 星期五

    那串没有滴落的泪

    ——一个妻子眼里的党员丈夫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7日 03版)

        5月24日,在北京的一家旅店里,坐在万丽辉的对面,娓娓听她讲述自己的丈夫臧才。疲惫熬红的双眼中,几度盈满泪水,她却始终没让那串泪滴落下来。

        43岁的臧才,是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公司吉林分公司驻乍得恩贾梅纳炼油厂自备电厂工程的项目经理。坐在床边的他不停地咳,羸弱的身体不时悸动,安静地听我们聊着。一顶深蓝色的鸭舌帽低低压在眉毛上,帽檐边是没能遮住的、因化疗而变得青秃的鬓角。

        “结婚16年,这是他在我身边呆时间最长的一次。”万丽辉轻轻掖着耳边散落的头发,满眼柔情地看着臧才。参加工作20年,在家呆着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足6年。转战国内外近30个工程项目,5个春节没有回家。“不论几月份,只要他回来看上一眼,就算是我家过年。”

        1991年,大学毕业的臧才被分配到吉林化建公司。至今,臧才先后参加了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长春高路华工程、土库曼斯坦聚丙烯工程、新疆独山子石化乙烯工程、乍得电厂工程等国内外近30项工程的建设任务。

        “他是1999年6月23日入的党”。万丽辉和臧才记得一样清楚。

        2010年4月,乍得恩贾梅纳炼油厂自备电厂工程全面开工。这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乍得承揽的第一个炼油厂项目,也是乍得国家兴建的第一座炼油厂。作为集团公司海外重点项目,它是海外石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两国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往来意义深远。带着领导的重托和神圣的使命,臧才率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工程之战。漫卷黄沙、高温酷暑、蚊虫疟疾,顶着一个个难关,攻克一个个节点。他每天清晨5点走进工地,半夜时分回到宿舍。

        一年后,这座两国首度合作的炼油厂自备电厂宣告优质竣工并投产发电。乍得国家总统以及总包方代表视察后都对该工程给予高度赞扬。而此时的臧才,已经被猛烈的咳嗽折磨了近半年,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语句,几次在现场咳出血丝。同事们一再劝他回国看病,可他总说:“没事,这里气候干燥,加上风沙,容易引起咳嗽,这里离不开我。”无法和家人好好说话的臧才,情人节那天,在网上为妻子送上一束玫瑰和一句话:“老婆,我爱你!”

        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再劝说下,今年2月26日他回国检查。他对大家说:“我不放心这里,等我在北京看完病拿点药就直接回来。”

        北京机场,万丽辉盯着人流寻找自己的丈夫,当臧才出现在视线中时,她几乎认不出他来了。黝黑的脸、身体瘦了一大圈、背也有些驼了。晚上,在医院里,臧才脱下鞋袜,万丽辉惊呆了,这是长着厚厚一层老茧的脚。臧才边咳边说:“没事,天天在施工现场走的,都这样。”万丽辉默默打来一大盆热水,静静地帮丈夫泡脚、按揉。细心地把泡软的老茧一点点地剥下来,眼泪也扑簌簌掉在了水盆里。

        一项项检验报告将残酷的现实摆在了夫妻俩面前:“肺癌晚期,已经扩散至大脑。”冰冷的一行字,让万丽辉几度眩晕崩溃。可是,看着家里的顶梁柱、这个自己深爱的男人,想着远在家中15岁的女儿,还有四位年迈的老人,万丽辉告诉自己不能倒下,臧才需要她。四目相对,久久凝望,臧才告诉妻子:“我们接受现实,坦然面对。”妻子深情地说:“我陪你,一直到老!”默默无语的夫妻紧紧地相拥在一起。目前,臧才已做了3次化疗,癌细胞正在减少,

        让臧才最惦念、最愧疚的是可爱的女儿臧一泓。从小到大,他来回奔波,没为女儿开过一次家长会,也没带过一次礼物给女儿。女儿出生时,他在长山化肥厂施工,没能赶回来;女儿3岁时,他从外地回来急切地要抱抱她,可是孩子却吓得哇哇大哭,躲在妈妈的怀里不肯扭过头来看看他。随着女儿的长大,臧才却体会到了孩子对爸爸的挚爱。在同学面前,爸爸是女儿最引以为自豪的人,她告诉同学:“我爸爸出国了,给外国人建工厂呢!”稚气的脸蛋儿上绽放着甜甜的笑。当得知爸爸的病况后,懂事的孩子放弃上晚课央求着妈妈带着她去远在几里外的乡下给爸爸买偏方药材。还悄悄的对妈妈说:“爸爸的头发掉没了,是不是长不出来了?妈妈您千万别告诉爸爸啊,就说他这样也挺好看的。”

        和万丽辉聊了2个小时,坐在一旁的臧才一直没说几句话。临走时,问他在想什么呢,他说:“我想乍得的现场应该是啥样了呢?”万丽辉接过话说,臧才经常会入神的给他讲曾经施工过的一项项工程,他说那些钢铁筑成的装置就像自己的女儿,那么亲,那么不舍得离开……

        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通讯员 王艳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