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统计显示,该校首届毕业生近15%进入了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学校读硕士和博士;学生就业和实习的单位则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普华永道、毕马威等世界500强企业。这所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何秘诀?记者专访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
把学生当成年轻的成年人
记者:大家都很好奇,来到这所大学就读之前,很多学生的高考成绩仅过一本线,西交利物浦大学就像是对这些学生施了什么魔法。
席酉民:我们只是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成长。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世界、对知识、对未来的兴趣,然后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会学习和练就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为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打好基础。
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包括大学依然被看成孩子,要把知识打成碎片,嚼碎再喂给学生,这种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习惯记知识、考知识、考完了忘知识,难以真正进入社会。西方大学把学生当成成人,自我发展、自主管理,没有人管你太多。
西交利物浦把学生看成“年轻的成人”。大学入学的日子就可以看做是学生的成人日。我们希望每个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会独立思考、判断是非、自主抉择、培养自己终身的学习能力,走出学校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从小到大应试教育使得这些孩子还没有养成独立性,学校要进行一定的诱导、帮助和扶持。
记者:很多学生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
席酉民:不是学生没有兴趣和爱好,是长期的应试教育扼杀了他们的兴趣,很多孩子的专业选择是家长说了算。在西交利物浦,专业由自己的兴趣决定。我们从理科、工科、土建、经济、管理等几个专业大类来招生,在一年级末给学生重新调整专业的机会。另外,给学生机会和平台在学会学习的同时训练自己,我们把这种管理方式叫学生自治。
有兴趣才能真正使得一个人全身心投入。今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我们的学生自由组合成51支代表队参赛,获得了9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这些参赛选手85%是大二学生,其中很多学生以前是文科生,并不擅长数学。他们的成功主要来自他们练就的学习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对于学生来说,一下子接触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他很兴奋,也会犹豫,毕竟要像成人一样去做选择,压力挺大。
席酉民:这个问题学校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对策是为他们配导师,提供学校引导和服务。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悠久传统的精华,我们借鉴了英国的做法,同时也有了一些创造。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每个学生有三个导师,一个是内部的导师,有了学习上的疑问可以直接找到老师请教;一个是外部导师,这是我们聘请的一些来自企业、政府的成功人士,他会让这个学生真正了解社会需求,帮他们制定人生规划,指点人生困惑;一个是学友导师,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帮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校园文化。
“五星育人模式”培育国际化人才
记者:从目前两届毕业生的去向看,他们大多是到国外高校攻读研究生。这样的选择应该是受到西交利物浦的育人理念所影响。
席酉民:“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育人的核心。要把握好这一问题,大学首先必须有清晰明确的定位。
西交利物浦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这种定位取决于我们对现实和未来趋势的研究,当今全球合作日益紧密,人才必须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市场的竞争,这种发展必然要求大学的研究和教育资源、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全球市场有竞争力,大学必须利用国际资源改变自己的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走向国际化。
但是国际化不是照搬照抄,把东西方的优秀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
记者: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国际化人才”呢?
席酉民:国际化人才要对民族、国家和世界有所贡献、要具备国际竞争力。我们在研究后提出了三个体系,也就是素养体系、能力体系、知识体系。
素养体系包括:以“快乐生活、成功事业”为核心思想,以“创新和贡献”为核心价值观,以“提高人类生存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伦理原则,以“全球视野与练达”为核心世界观;能力体系包括: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扎实的整合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主动的态度和坚实的执行力,积极探索与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互动合作的精神与行为能力;知识体系包括:哲学与智慧,实务与经验,艺术与技巧,科学与知识,技术与工具。
为了实现这三个体系,我们又把东西方教育模式进行整合后,形成包括五个方面的综合教育策略和由五个子系统构成的支撑系统,因其由五个五角星示意表达,所以被概括为“五星育人模式”。
记者:这样一个育人模式应该需要一个高水准的师资团队来支撑吧?
席酉民:我们按世界知名大学标准全球招聘员工,老师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大学,力争员工国籍、背景、个性的多元。现有任课教师200多名,其中70%为外籍教师,来自全世界27个国家。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今年学校又会迎接近百位不同国籍的员工。
记者:那这个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得到社会的认同难不难?有没有出现“水土不服”?
席酉民:作为一所初创的新校,我们需要融入已有的文化体系、传统、制度中,又要保持自己想进行创新和改革的独特性,冲突在所难免。就拿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说,在中国,四六级考试是一个不得不遵循的规则,但西交利物浦为了让学生真正能将英语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工具,坚持先进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方法,因怕学生参与四六级考试使我们教改的努力付诸东流,学校不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这种做法挑战了现行的制度,但我们坚持自己的育人模式,因为我们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导向,学生的发展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非营利性定位构建研究型大学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看法,合作办学在利益驱使下成了“留学中介”。
席酉民: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清晰的愿景和使命。西交利物浦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打造一所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
研究导向决定了我们是一个非营利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只有当大学真正坚持非营利,所有参与方都本着进行探索、改革的目标,才能对学生、家长和整个教育体系产生有利影响。
记者:您所说的非营利性体现在哪里?
席酉民:非营利性,就是所有合作方、参与方都不从学校拿走任何一种利润,即使学校今后的运行有一定的盈余,也都会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学校的继续发展中。2009年,我们把“合作双方不从西交利物浦获得任何经济回报”写入了董事会纪要,明确西交利物浦的定位为非营利大学。
记者:非营利性定位,对于这所学校来说,有什么影响?
席酉民:可以保证学校来实现研究导向,保证我们的师生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和做研究。在西交利物浦,教师们关注的不是跑课题、争项目,而是怎样做好研究,怎样和学生做好互动,怎样让学生有问题随时能找到他们。你可以想像,既然老师可以静下来,校园文化就会静下来,学生们会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创新、自由探索……
记者:但是对于合作办学的西安交通大学和利物浦大学来说,如果不求营利,那有什么动力呢?
席酉民:首先是品牌影响力。利物浦大学现任和前任校长都具有极强的大学国际化战略意识,他们希望利物浦大学成为一所全球化的大学,这个强烈的愿望使他们愿意跟世界其他大学加强合作。西安交大同样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然,通过这一合作,两校在教学改革、学生交流、研究合作等方面也受益匪浅。
记者:来自合作双方的投入毕竟有限,西交利物浦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席酉民:两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到西交利物浦考察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据他们研究,全世界150多所国际合作大学,基本上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真正成为研究导向的大学,你们将是唯一的。当时我的回答是,经济社会生态提供了土壤、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素。三年的实践初步证明并预示我们的努力是可行的,苏州工业园区给予我们便宜的土地,而且帮助我们垫资代建校区和相关实验设施,到今年底大约有10亿元的投入。
本报记者 苏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