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0日 星期五

    爱君逸笔似龙腾

    冯其庸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0日   12 版)

        韦江凡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画马名家,早已驰名艺坛数十年。他谦逊朴实,几乎看不出他是一位当代的大画家。我接触的当代大画家可说是不少。许多老画家一般也都是谦虚诚朴的,但如韦先生那样的平易,平易到有如乡人那样,实在是不可多得。

        韦老的作品,影响最深远的,自然是他的马。

        徐悲鸿用大写意大落墨的勾勒画法,开创了画马的新篇章,加之他的素描功夫深,所以造型准确而传神,他画的马,因而也成为近世艺林珍品。徐先生当年是否借鉴过汉画像砖上的大写意勾勒画法,未见记录,不能臆断。但他的这种强有力的创新画法恰好是把已经中断近二千年的画法,不仅是复活了起来,而且是彻底创新了,因之徐悲鸿的画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画派。

        韦江凡先生是师从徐悲鸿的,韦先生的画马,可以说在徐悲鸿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和发展。韦先生“师造化”、“师真马”,又加以融化提炼,他悟出了自己的心法,用草书书法来画马的奔逸绝尘,画马的神骏潇洒。以草书法入画,可以说古已有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代的徐文长,他画的花卉蔬果乃至于人物,都是草草逸笔,尤其是他的葡萄,可以说是一幅大狂草,甚至他画的那幅《驴背吟诗图》中的驴,也是用的草书法,但是专门以草书法画马,而且是传神写真,变化无穷,姿态横生,这却是前所未有的。韦老的画马,我认为其骏在骨,其秀在神,其韵在墨。因为韦老的素描功夫好,所以能画出马的骏骨,因为韦老师真马,与马为友,所以能得其神;因为韦老用墨得墨法之奥,所以独具神韵,得画外之味,画外之趣,我曾有诗赠韦老云:,骏骨千金岂足偁。冀北已空千里马,燕南又见骨棱嶒。雷台踏燕追风疾,玄圃禦龙逐电轻。韦偃韩幹今在否,相看笔下又云生。

        韦老曾画过两幅水彩风景画,我认得一是华山的山峰,即莲花峰;另一是华山的北峰。韦老的山水画法,是写意和写实结合的画法,就以上两幅水彩画来说,完全是写实的作品,但在用笔和设色上,已较多地参用了一些新法以增强它的表现力。华山西峰壁立万仞,三面悬崖,只有一面与南峰、中峰相通,其挺拔的雄姿,要从上山要道青柯坪上看,才能见其全貌,真是壁立万仞,一气直上,韦老此图是从南往北看,这个构图的好处是可以正面表现西峰。华山北峰,是登山第一峰,是太华三峰以外的较为低矮的一峰。我第一次登华山,是1980年秋天,“文革”中被烧的庙宇房屋还未恢复,全山只剩西峰气象台,韦老此画还是1956年所作,是“文革”前的原貌,不仅这两幅画好,而且可资纪念。

        韦老的速写和人物造象,用笔流利而线条优美,富于表现力,实在是现在一般画家所做不到的。韦老画册出版,我再吟一首小诗,作为对韦老的祝贺,也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诗云:白发相看已上头,古稀虚实争一秋。原公健笔如天马,倏忽骏蹄踏九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