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9日 星期四

    盛世幽兰 绵延绽放

    作者: 林为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9日 16版)

        光阴似箭,昆曲自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中,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以及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政策的有效实施,昆曲的抢救、保护、继承、发展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十年中,全国七个昆剧专业院团不辱使命,继往开来,传播昆曲的足迹不仅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而且作为“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使者,还远涉到了五洲四海。昆曲事业呈现出了美好景象。

        昆曲经历了600多年的变迁,至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两次飞跃。一是,以周传瑛、王传淞等为代表的浙昆“传字辈”艺术家们,为承继昆曲薪火,历尽沧桑,从旧社会崎岖小路走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创作排演了《十五贯》,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神奇力量,催生了国内七个昆剧专业院团的诞生,使濒临绝迹的昆曲因此获得新生,从而铸就了新中国昆曲振兴发展的一段辉煌历史。二是,2001年昆曲“申遗”的成功,又给昆曲的振兴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让我们专业院团有目共睹和切身体会到的是,剧团的生存环境有了大大的改善:在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关照下,只要我们有好项目,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化和财政部门就会“给力”,使我们这些在一线从事昆曲艺术事业的专业院团像长了一双翅膀,可以飞得更高、更快。

        以浙昆为例,这些年来在国家文化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资助下,昆曲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与保存,新剧目的创作与排演,昆曲的普及性、公益性传播与商业性演出,昆曲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昆曲艺术的研究与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出现了许多新亮点:《西园记》、《长生殿》、《牡丹亭》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和《拾画叫画》、《题曲》、《写状》、《弹词》、《挡马》、《醉皂》等一批传统折子戏,经过传承、雕镂,已成为当今昆剧舞台艺术之精品;运用当代科技手段录制出版了《幽兰飘香》百出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DVD;创作排演了《公孙子都》、《徐九经升官记》、《红泥关》、《临川梦影》、《乔小青》等五部以传统题材改编而成的昆剧新剧目。尤其是被业内专家称之为“当代昆曲新收获”的新编昆剧历史剧《公孙子都》,从《暗箭记》到《英雄罪》再到《公孙子都》,创作历经数年,精益求精,先后获得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大奖”、“中国戏曲学会奖”和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塞纳大奖”等殊荣;一批艺术家传记和学术论文集,如《张娴舞台艺术回忆录》、《王世瑶舞台艺术传》、《公孙子都文集》、《十五贯学术论文集》等已正式出版发行,剧团的演出场次逐年攀升,仅2010年与浙昆独立建制初的2003年相比,仅出场次增加近3倍,演出收入提高近20倍,演职人员的工资福利收入实现了翻番;应邀赴美国、法国、瑞典、英国、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访问演出或艺术交流67余次,出国出境演出交流人员达到了300多人次,浙昆作为“国家商业演展文化产品出口项目”单位,已成为海外观众最为喜爱的昆剧院团之一。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经“传字辈”艺术家的精心栽培和老中青昆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剧团形成了以30余位国家一、二级演职员为核心的强大阵容,其中有四人荣获“中国昆曲终生成就奖”,四人荣获“中国昆曲进步奖”,五人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两人荣获“文华优秀表演奖”。当然,浙昆仅仅是一个列举和缩影,其他昆剧院团的工作比我们做得更为出色。但毋庸置疑,十年中,正是党和政府优越的扶持政策和全国七个昆剧专业院团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昆曲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十年匆匆而过,新的航程又将开启。昆剧专业院团面对当今文化多样化、全球化的时代,如何通过发掘昆曲自身艺术的张力来显示其应有的历史定位和文化价值,去营造出可依托的生存环境和观众基础,让更多的人走近昆曲、了解昆曲、热爱昆曲,让昆曲这一民族文化瑰宝能够保存于当代,传延于未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前辈的辉煌成果,在昆曲传承与发展中携手共进,执著前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