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9日 星期四

    一家之言

    把“治庸”纳入法治轨道

    作者:叶 雷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9日 15版)

        前不久,武汉市“治庸办”暗访了该市一些职能部门,查处上班迟到、吃早点,看微博、玩游戏、炒股票、聊闲天等不良现象。被查人员有的被调离岗位,有的停职反省。其中,吃早点的工作人员被勒令停职反省一个月,看微博的被调离岗位。处理最重的是上班吃早点者,经济处罚近万元。

        成天高高在上,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不调查、不研究,调研报告翻一翻;听汇报、翻简报,只靠文件把“活”干;“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庸人这么做,使百姓反感,国家受损,可谁来治治这些庸人呢?武汉的“治庸”可谓真刀真枪,赢得了百姓声声叫好!其实,需要“治庸”的不止有武汉,希望武汉的“治庸风暴”在给自身发挥“自净”功能的同时,也能形成“滚雪球”效应、“蝴蝶”效应。

        长期以来,一些干部已经养成了“庸”的陋习:即使长期碌碌无为,只要不犯大错、不因违纪违法受到追究,就可以官照做、“俸禄”照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久而久之,“庸散病”、“机关病”、“衙门病”便成蔓延之势,难以根除,备受公众诟病。武汉刮起的“治庸风暴”,真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治庸风暴”中,武汉市某执法部门被通报后,马上成立了应对市里暗访的预警机制。凡进大楼者,都要登记。值班的保安如果发现疑似暗访人员,要趁暗访人员等电梯或上楼的间隙,找机会立即报告保安主管或局办公室。政府门卫森严,不仅卡住了很多民意,也会逐渐演变成反“治庸”的措施。

        冷静思考,我们不希望治庸仅仅是一场“风暴”,因为“风暴”总有过去的一天,岂不白忙活了?!可能时过不久,一切又照旧。不怕犯错,就怕犯错成了习惯。“治庸”的本质是一种监督,但众所周知,没有透明,就没有真正的、全面的监督。“治庸”不能为了“治庸”而治庸,要与改进工作作风、用权于民、迎合民意相结合。

        有些人知道“风暴”不会总刮,哪儿那么好就形成制度了,而且“治庸办”本身存在合法性问题,再有两次,也会被质疑;唯有形成法治可以变“风暴”为“长效”。所以,要,对“庸”的处罚要有法律依据,“治庸”必须纳入法治轨道。要法治“治庸”,就要细化法律,让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目前,我国约束公务员行为的法律主要是《公务员法》和《行政监察法》,以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这些法规虽然对于公务员的各种违法行为如何惩处,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对“造成不良影响”、“情节严重”等都没作具体规定,所以,执行起来就不好操作。建议人大等立法机关给出具体、便于操作的法规,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选拔机制和劝勉机制。“治庸”是一个系统工程,“治庸”进入法治轨道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期盼着。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讲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