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

    唱响中国·创作感悟

    唱出心中主旋律

    作者:李 菲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09版)

        去年,我先后参加了中国音协采风团赴延安、韶山、西柏坡的红色采风活动,又旁听了“唱响中国——在京知名词曲作家创作推动会”。会上,名家们各抒己见,我认真做着记录,希望日后能将这些优秀的创作理念融入自己的音乐中。

        在拿到宋小明老师创作的歌词后,我欣喜若狂。一来因为宋老师是词界名家,能够合作实属难得;二来因为这歌词,我实在喜欢。这歌词带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蕴含深厚的情感张力,有极强的画面感与叙事性。我对歌曲的定位是,既要符合大众的主流审美,又要让我的同龄人喜爱,因此做了些大胆的尝试。

        在作品结构上,前半段舒缓,后半段激昂:既符合由低到高的情绪走向,又突出对比、深化主题。在旋律的设计上,首先以缥缈、空灵的女声引出带有历史感和时空感的音乐动机,接着,在电子音乐带有模糊感的音色映衬下,由沧桑的男声娓娓唱出“当大地飘去最后的硝烟,我抚摸城墙布满的弹孔”的旋律,既是独白,又是追忆,是音乐情绪的铺垫与绘景式的描述。

        在主题动机的写作中,我突出了逻辑强拍与弱拍的对比循环,既似脚步的一深一浅,又似一唱三叹的感慨。在发展部,我以弦乐的副旋律做烘托,逐步渗入温暖的色彩,随着音势的增加、律动的强化,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副歌部分以递进式的三次动情呼喊直达情感的高峰。结尾处出现的女声伴唱注重了首尾呼应的结构,力求听者在酣畅淋漓的共鸣和情感释放后,重新回归至内心的思考与沉淀,从而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