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造假成为现今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笔记观点:
造假领域的持续扩大对于社会信任产生了深刻的腐蚀。我们需要尽快重建相互信任的道德秩序。
“瘦肉精”、“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增甜剂”,造假无疑成为现今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这个领域分支众多,各显神通。目前为止,形形色色的造假资源配备就绪。公共关系人员业已练就三寸不烂之舌,化腐朽为神奇是各个项目、各种产品介绍的基本功;某些环节之间形成了彼此掩护、共生共荣的连锁系统,虚假的统计数据、政绩考核、新闻报导、个人履历、公众舆论遥相策应;造假甚至波及一个最古老的行业——乞讨。如今,不少长跪街头的乞丐随心所欲地虚构父母双亡或者盘缠失窃之类的悲惨故事,以骗取人们的善良。当然,这个造假领域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一个共同的训练:蒙蔽良知,坦然地跨越各种道德屏障,仅仅注视即将到手的利益。
对于一个长期拥有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度来说,这是一个尴尬而又奇怪的事实。儒家文化之中,修身不仅是社会成员如何处世的基本课程,而且是一个社会架构的内在衔接形式,从修身走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其身”首先是“正其心”,“仁义礼智信”是时刻仰望的人生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日常生活必须坚守的底线。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传统已经荡然无存?的确,“国学”如今仍然是教授们津津乐道的题目,然而在我看来,“国学”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儒家文化命题相继搁浅? “软性”的道德能否锁住炽烈燃烧的贪欲?迄今为止,答案并不乐观。
造假领域的持续扩大对于社会信任产生了深刻的腐蚀。时至如今,谁还敢相信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哪一个驾驶员还敢随便搭载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因为街头的广告购买了伪劣商品,我们只能抱怨自己的轻信;听到几句豪言壮语就将对方捧为社会英雄,已近于幼稚。当一诺千金成为稀有品质之后,信任或者信赖因为屡屡扑空而逐渐演变为愚蠢。怀疑主义弥漫在日常生活之中,所有的人都对听到的消息打一个问号——哪怕是来自权威部门的声音。为了重新赢得对方的信任,许多发言者不得不加大自己的音量,端出一副更为虔诚的神情。这又引起了新的怀疑:如此卖力的广告宣传隐藏了哪些企图?这就是恶性循环的开始。恶性循环不仅极大地增添了社会运行成本,而且开始瓦解现代社会架构。例如,由于食品安全存在的巨大隐患,许多人开始在阳台或者房前屋后自己种植没有污染的蔬菜,一些大型企业重新创办生产基地,力争为自己的职工提供可靠的瓜果、生猪和自然喂养的鸡鸭。这是令人不安的现象。现代社会的特征是各个专业领域的分工,这不仅是质量的保证,而且,只有广泛合作才能形成高效的社会网络。广泛合作的必要条件是各个专业领域的彼此信任和共享衡量标准。如果这种信任开始瓦解,那么,现代社会必将急速碎片化继而退回到小生产阶段。这是我们的向往吗?
多数造假是为了牟利。然而,背信弃义的后果是牺牲长远的收益。一个人因为闯红灯而获利,无数人群起模仿必然导致十字路口的瘫痪。所有的经济、贸易、文化宣传或者社会管理无不因为信任危机而减缓了速度。无谓的摩擦不断地产生巨大的损耗。
是时候了,我们需要尽快重建相互信任的道德秩序。
作者简介:
南帆,本名张帆,1982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后革命的转移》等学术著作、散文集二十多种。
人物素描:赵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