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何家安画《新富春山居图》

    忻 跃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11日   12 版)
    《新富春山居图》(高50cm 长1500cm) 何家安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历史上学术价值极高,明清两代许多山水画家都曾画过这一题材。作为当代画家,重画这幅长卷,既是今天时势的需求,也是画家的责任。耗时两年,两次游历富春山全程,数易其稿,何家安终于在今年3月完成了《新富春山居图》。

        为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两段合璧,何家安在创作新卷时增画了钱塘江大桥,把两段之间的残缺部分连接起来。为了体现时代气息,他更换了许多建筑景点,把古老的柴房土屋变成了高楼大厦,在上游增画了著名的新安江水电站和千岛湖,拓宽了表现范围,也显示出历史变迁。

        创作新卷虽说是“旧甁装新酒”,但其表现手法仍需再创作。画家的功力、学养、丘壑和驾驭能力跃然纸上。为了保留黄画的大致结构和笔意,在技法上,何家安有意淡化自己的绘画风格,采取临摹加移植等多种手段,这种新旧组合对其知识结构和对传统的理解是一次全面的大检验,难度增大了,但他却因此触摸到古人的精华,受益匪浅。

        黄画的经营布局,似乎并不复杂。画卷以平远为主,几座大小高低的山峦和江岸的迂回曲折,山势、流云、道路,穿插得体、造势恰当。树木房舍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感,悠然淡雅中不失气势,其笔墨十分精妙。总体上看,其笔法像是一些长短不同的线组成的披麻皴,其实远非如此,其用笔有折带、方笔、阔笔、牛毛和斧劈,这些不同的技法组合成无穷的趣味。尤其让人折服的是其对水分的把握,画中的许多精妙之处,大多是依靠毛笔中残存的水分而完成,而且布局、丘壑、笔墨这些学问都在不经意中体现出来。

        当下,中国画的创作状况不尽人意,对传统或浅尝即止或求脱太早,因多种原因而造成学术标准缺失,现在的所谓中国画仅剩下一个躯壳。当许多人都跑到西方艺术理念中去淘金之时,可曾想到我们祖先的艺术就是一座偌大的金山。

        【链接:《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画卷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临终之际,嘱人将此画焚烧殉葬,其侄子从火中抢出,从此分为长短两段。前段较短,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何家安1946年生于河南罗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河南省群艺馆,现居北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