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0日 星期二

    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 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

    宁夏生态移民走出大山走向富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0日 10版)

        本报讯(记者庄电一)一项关系到34.6万人生存发展、关系到同步实现小康、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性浩大工程,正在宁夏广袤的大地上实施:宁夏将用5年时间生态移民34.6万人,使他们稳定地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也使原来恶劣的生态环境有根本的改观。

        了解宁夏的人都知道,宁夏自然条件极不均衡,南北部相差十分悬殊:北部得黄河水灌溉之利,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南部山大沟深、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因“苦瘠甲天下”而闻名于世,有些地区既不适宜居住,又不适宜发展。几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帮助那里的群众摆脱贫困做出了多种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许多人由此脱贫致富。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束缚,那里仍有100多万人需要扶助,其中有35万人因自然条件极度恶劣、交通极为不便而更为贫困,且没有发展前途、发展潜力。而过度索取,又让那里的生态环境遭受持续的破坏。如何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彻底摆脱贫困?宁夏调整发展思路,将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最近,由自治区发改委编制、经自治区政府主席办公会和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审定、充分体现这一发展思路的《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正式颁布实施。为此,宁夏于最近组建了移民局。

        按照这个规划,宁夏将投资百亿元、用5年时间把中南部地区居住在生存条件极差的7.88万户、34.6万人,搬迁安置在条件较好的近水、沿路、靠城地区。搬迁涉及宁夏山区9个县、91个乡镇、684个建制村、1655个自然村,既有县内安置,又有县外安置。其中,县内安置占35%,县外安置占65%。宁夏为此将建设274个安置区,其中生态移民安置区占75%,劳务移民安置区占25%。据宁夏移民局局长吴占东介绍,移民迁出后留下的土地,将全部收回用于生态建设。整个工程,包括为移民建设住房,兴修农田水利,组织劳务输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水、电、路、气、通讯、商贸、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宁夏的生态移民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记者近日在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兴庆区月牙湖的移民新区看到,一辆辆大型机械正在平田整地,一幢幢安置房已经拔地而起,一排排设施温棚已具雏形。金凤区负责人说,我们将坚持用城市的理念规划村庄,用城市的标准建设村庄,用市民的标准安置移民,用城市的要求管理村庄,用小康的标准谋划项目。搬迁到这里的移民,户均将拥有一套房、两亩设施温棚、一个就业岗位。到今年9月底,就可以有300户移民搬迁入住了。

        另据了解,石嘴山市惠农区将利用城市化率高、工业基础雄厚、企业用工量大的优势,为移民户均提供一套房、一亩地、一个就业岗位,两年以后再配送一头托管奶牛。

        据吴占东局长介绍,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将分阶段实施。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之后,再用5年时间,也就是到2020年,就可以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