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4日 星期三

    母爱文化打造幸福乳山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04日   10 版)

        山东省乳山市因境内的“大乳山”而得名,大乳山是母爱文化的发祥地,“母爱、爱母、敬母、孝母”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爱生命母亲、爱祖国母亲、爱地球母亲”,如今乳山的母爱文化,被赋予了更多内涵。

        乳山市委书记傅广照介绍说,近年来,乳山着眼于百姓福祉,围绕建设集自然文化、休闲养生、投资创业、和谐人居于一身的幸福之城,着力打造“母爱圣地、幸福乳山”。

        母慈子孝,家庭与社会共和谐

        在乳山,母爱及爱母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传承意识。母慈子孝,是乳山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调。

        乳山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母爱文化的理解。70多岁的下初镇村民高奔月,19年如一日,用博大的母爱,含辛茹苦照顾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残疾女孩。像她一样无私慈爱的母亲在乳山数不胜数。

        “提倡对生命母亲之爱,也对乳山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乳山市长高书良看来,党委政府更应该时时刻刻将群众放在心里。

        如今对生命母亲之爱,乳山人有了新的理解。每个家庭以母慈子孝为荣,党员干部饱含爱民之心为群众谋福祉,上下齐心,共创和谐幸福之城。几年前因车祸右腿受伤的乳山口镇村民于海涛,出院后需要康复治疗。让他欣喜的是,每天只要到仅1公里路程的康复训练指导站,就能免费获得康复专家的指导。 

        目前,乳山市每1公里半径范围内就设有一处社区康复室,全市共建起3个市级康复中心、15个康复指导站和60个康复室,配备了100多名专职康复医生和指导员。 

        在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方面,乳山市还率先实行“五险合一、一票征缴”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现了群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无缝覆盖。

        去年,乳山便民利民之举再度发力,15件民生实事投资9亿元,涵盖城乡基础设施、卫生医疗保障、新农村建设等47项内容,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对祖国母亲之爱

        乳山是一座有着深厚红色传统的城市。

        这里既有用乳汁抚育抗日英雄子女的胶东“红嫂”群像,又有乳山籍当代著名作家冯德英创作的《苦菜花》等革命母亲形象。红色文化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弘扬对祖国母亲之爱,已被乳山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传承。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的红色精神家园,乳山重视开发红色革命文化产业。

        冯德英先生的“三花”(《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相继被乳山市搬上银幕。同时该市还引进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三花”影视基地,通过塑造特色环境,重现红色年代。

        马石山是胶东有名的抗日根据地,曾发生过举世震惊的“马石山惨案”,同时也诞生了“马石山十勇士”等革命烈士形象。乳山专门组织力量对马石山区域进行统一规划,设立“马石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整修陵园纪念堂等配套设施,逐步将马石山建设成以红色文化为主线、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将于5月8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主题也紧紧围绕“弘扬母爱文化,歌颂党的恩情”,体现了乳山人对祖国母亲的深厚爱意。

        爱护地球母亲,走生态环保之路

        走进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苍翠秀美、草木葱郁,处处显示着蓬勃朝气。谁也不会料到,5年前这里曾是一幅陆地盐碱化、海水浑浊、漂流物堆积滩头的无序景象。

        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翻天巨变是乳山市科学发展,走生态环保之路的生动缩影。

        早在几年前,节能、环保的光电产业就被独具慧眼的乳山市列为率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一系列土地、财政、金融配套政策,令光电产业在乳山风生水起,这里也成为山东省唯一的省级光电产业基地。

        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产品……一个个绿色产业的高歌猛进,让乳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低碳发展的触角现在也已深入到乳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规划中,乳山市也增加了“低碳”要素,要求建工业园区同步配套污水处理厂,建住宅生活区同步配套垃圾处理站,建主要路网同步配套节能型路灯,改造城中河同步配套绿色景观带。目前,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第三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建,填埋式垃圾厂和渗滤液无害化处理工程全部竣工,万盏太阳能景观灯点亮银滩新城区。

        乳山市文明办结合母爱文化,发起了“倡导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共建低碳城市”行动,组织动员市民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学校、低碳机关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母亲。

        当前,在饱含寓意的大乳山下,一座幸福之城正悄然崛起。    (本报通讯员 李学兵 刘国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