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三环路以内重点区域停车费上涨,开私家车进城的人减少了。一减同时,一增也颇明显。开通了1周的12条通勤快车客流逐渐攀升。
然而,这种叫好又叫座的,却几经波折。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公交处处长郑红普说,有别于一般公交线的定时、定站、解决主干道大客流出行等刚性特征,通勤快车虽不固定发车具体时间,但却选择在最拥堵、最拥挤的早晚高峰期间发车;虽设停靠点不超过5个,但却保证在人流下车最多落客;虽无大通道车,却将小巧的单机车用在刀刃上,搭乘乘客快速通勤。
然而,需要大量公共交通基础数据支持,才能确定哪个方向的乘客最希望搭乘哪种类型的公共交通。
郑红普说:“从去年年底,北京公布了缓解交通拥堵的28项新政之后,以通勤公交为主题的会至少开了四五十个,几乎每周都要向市领导汇报进站细节。光是为了确定开行方向,工作人员采集分析了至少200万辆公交车的每日刷卡数据。”
“每天,我们都要对全市2万多辆公交车的刷卡数据进行采集,之后录入计算机分析。”郑红普举例说,每张卡都要定位,确定上下车的车站和时间,然后将这些卡片信息汇总,最终得出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车站上车,且同一车站下车的“同路人”总量。对于上下车地点和时间的细微差别,交通工作人员尽量“合并”同类项,找到一条最佳线路。
就这样,数据分析一口气做了近3个月,45个方向的需求线路逐渐浮出水面,辐射到京城四面八方。
大方向确定了,落客点成了研究重点。
“通勤快车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所以我们要细致地计算出‘同路人’的刷卡密度,在大密度范围内寻找中间点,作为落客点。”郑红普坦言,这比分析数据难度系数更大。
区别于常规公交的“人等车”, 通勤快车采取了“车等人”的模式运营。这意味着这种新公交不能停靠在既有公交线路的车站牌旁,造成新“堵点”;不能中途设站……
“为了给往返于天通苑和CBD区域的通勤快车找一个落客点,北京交通委、交管局、区县等有关部门的十多位有关负责人,绕着CBD区域转了5个多小时。”
“公交车停靠起码需要11米左右长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够。”刚选好一处,就被公交集团的工作人员否定了。
“少则十余人,多则四五十人下车,停靠时间不是一两分钟可以解决,停在辅路上,会影响社会车辆通过,最好换地方。”新方案刚一冒头,交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推翻了。
“这块地方距离CBD办公区有点远,乘客,搭乘热情会减少,最好还是重选一个地方。”好容易选好了一处稍微空旷的场地,区县交通局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反对意见。
“为调众口,选择一个落客点往往要‘吵’几架,才能达成共识。”郑红普说。
最后要确认的是发车时间。
“一般而言,超过50名‘同路人’每日,在同一地点刷卡时间在三五分钟内,就可以确定为一个预定的发车时间。”郑红普解释说,一辆公交车可以搭载人数大约是50人,按照分钟来统计刷卡密度,是因为不能让早上车的人等发车太久,也不能让暂时没赶上车的人等来车太久,因此要尽量按照分秒来测算准确刷卡最密集期。
“对于通勤快车的调研还在继续。”郑红普透露,目前,北京五环以外的社区也都在进行精细化的调查,京通快速、京藏高速、京开高速、京石高速上,将有更多通勤快车在不同的方向上开行,吸引更多人群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链接
北京:公交优先更实在
◆开辟10条短途公交线路
3月28日起北京新开10条公交线路。线路长度普遍在3-7公里,为居住社区和经济园区提供便捷的公交—地铁接力式换乘出行服务,方便50余个小区出行。
◆开辟首批社区通勤快车
3月28日起北京市开行首批社区通勤快车。这是针对企事业、机关单位固定乘客,地铁高峰限流车站的乘客和相对固定的公交乘客群,采取“一站直达、高峰运行、乘车刷卡、统一标识”形式运行的柔性公交服务。
◆轨道交通是历史最大规模
目前北京在建轨道交通是历史最大规模,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3条279公里。年底前8号线二期北段和9号线南段等线路部分将开通试运营。这两条线路的部分开通试运营,将会缓解回龙观、丽泽桥、六里桥、北京西站等地区地面交通压力。
(田雨整理)